人才是强市之本、创新之源、发展之基。
随着人口红利消逝、人才价值日益凸显,人才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当下“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的趋势愈加突显,社会各界人才正持续向大城市及大都市圈输送新鲜血液。
根据智联招聘联合泽平宏观推出的《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2》显示,在中国人才吸引力100强城市榜单中,青岛的人才吸引力排在全国第13位,超过佛山、郑州、天津、合肥、沈阳等城市,在山东省内排名保持首位。过去十年,青岛人才总量更是增加110万人。
那么,赢得“后浪”青睐的为什么是青岛?
青岛吸才110万
百强榜单山东占10席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红利退潮、人才价值凸显的时期,这正是95后人才吸引力榜单发布的背景。
报告显示,排名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榜单前十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以及实力较强的“新一线”城市杭州、成都、苏州、南京、武汉、长沙。青岛第13位,在山东省内排名保持首位。排名第11位和第12位的是西安、无锡。
2021年TOP50城市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有34、6、7、3个,分别占各区域城市总数的39.1%、7.5%、7.4%、8.8%;一二三四线分别有4、30、14、2个,分别占一二三四线城市总数的100.0%、85.7%、17.3%、1.1%;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城市群分别16、7、3、3、2个,分别占各区域城市总数的61.5%、77.8%、23.1%、11.1%、12.5%。
数据显示,一线城市吸引人才的“磁力”效应进一步突显,预示了中国未来人口流动的都市圈、城市群化趋势。
2021年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榜单中,山东省占了10席,除青岛外,济南位列第15位、烟台第40位、东营第49位、威海第50位、潍坊第59位、淄博第62位、临沂第66位、济宁第98位、滨州第99位。
具体来看,青岛人才吸引力指数45.7,仅比排名第12位的无锡低0.1,比排名第14的佛山、第15的济南高0.1,竞争激烈可见一斑。
截至2022年上半年,青岛人才总量突破257万,新引进青年人才4.35万人。2012年至今,全市人才总量约增加110万。其中,新增住青院士17人,总数达到85人;新增国家级人才364人,增长140%。
人才既要引得来、还要留得住、用得好。实现与人才的“双向奔赴”,青岛正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才济济,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发展生动局面。
“人才强青”
青岛的“引留”密码
青年兴则城市兴旺。近年来,“青年发展型城市”“青年友好型城市”“青年活力城市”等正成为城市发展方式的新热词。
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环境,青岛顶格推进、高标准谋划、推出政策组合拳、构建赋能青年发展的生态体系……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增强人才集聚引力,实施“人才强青”计划,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集聚创新发展智力资源。并提出,在精准引才上求突破,发挥驻青高校、科研院所聚才效应,完善项目驱动的人才招引机制,未来5年每年引才聚才25万人以上。
除了引才,报告中还对留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精心留才上强保障,着力解决子女教育、医疗保健、人才住房等问题,建设一批国际社区、国际化学校、国际化医院,为海内外人才提供全生命周期贴心服务,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营造优质人才生态。
4月24日,青岛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新时代全市人才工作总体目标——打造全球有影响力的海洋人才中心城市,建设国际人才交流合作重要枢纽平台,构建一流人才发展生态,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青岛力量。
会议上发布的《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围绕扩大基数、高端引领、凸显特色、赋能发展四个方面,制定了人才基数倍增计划、顶尖人才聚集计划、高层次人才提升计划、未来之星储备计划、青年人才招引计划、技能人才培育计划、海洋人才发展计划、海外人才引进计划、产才融合促进计划、人才服务支撑计划等十大计划。而对应的则是一条条真金白银的奖励和引才留才的暖心保障。
不仅全市顶格推进人才工作,青岛各区市也出台新政激活人才集聚效应。其中,5月16日,崂山区召开区委人才工作会议暨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会上,崂山区拿出超过5000万元,用于表彰优秀企业家和产业优秀人才。
作为大会的重中之重,崂山区正式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汇智崂山”人才系列工程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涉及10大工程、40条具体措施,其中9项政策为全国领先,21项为山东省领先,10项为青岛市领先。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如今,人才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已毋庸置疑,一个城市能吸引、留住什么样的人才,决定着这座城市将拥有什么样的未来。
2021年,上海人才总量达675万人。其中,累计核发外国人工作许可证超31万张,占全国的1/4。对上海而言,人才是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从宜居、宜业到宜创,上海正构建起一整套人才生态体系,由此形成引才聚才“强磁场”。
人才引进行业排名榜单中,2021年流动人才中52%分布在IT互联网、房地产、制造业,房地产行业人才异地求职比例明显增高。求职人才最多的前三行业是IT|通信|电子|互联网、房地产|建筑业、生产|加工|制造,分别占比19.5%、16.1%、13.9%,总体来说,人才的第一选择还是偏向高新技术产业。
当下的上海,不仅以“为国揽才、为国蓄才”为重要担当,在发布的《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还明确了“六大重点工业行业,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大未来产业”架构的产业格局,全力描摹一个未来的上海。
相比较而言,无锡是一座略显“低调”的城市,但它与青岛一样,也曾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
事实上,无锡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人才的强劲驱动,无锡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地位,围绕创新驱动和产业强市的城市发展之需筑巢引凤。
截至2021年底,无锡人才总量超过195.4万人,较2012年增长55%。全市创业人才企业1322家,年销售超亿元人才企业达66家,累计16家人才企业在境内外上市。
纵览国内的“头部城市”,都把人才放到了重要位置。放眼未来,城市间对人才的争夺会更加激烈,跑在前头的青岛,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