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大城市”,不仅是众多人的向往,也是不少城市追求所在。
但过去对于“大城市”的划定存在颇多争议,原因则是相关数据主要靠每座城市自己公布,统计标准不一。
近日,国家统计局出版了纸质版的《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2020》(以下简称“七普分县数据”),以官方形式公布了中国城市的人口规模排名。
截至目前,中国有北京、上海、深圳等在内的7个超大城市,武汉、东莞、西安、青岛、济南等14个特大城市,南宁、石家庄、厦门等14个Ⅰ型大城市以及70个Ⅱ型大城市。
当各城市城区人口相继公布“成绩单”,有哪些城市达到预期,又有哪些表现欠佳?
中国最新城市规模等级
7个超大、14个特大!
事实上,通过用城区常住人口指标来衡量城市规模这一做法,尚不足十年。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将城区人口作为衡量大城市的关键指标。
按照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界定,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不包括镇区和乡村。”
通俗地来讲,“城区”大致是一座城市中所有区和县级市下辖的街道社区,而一些区(县级市)里的镇、街道里的村都不能算作是城区。
以此为划分标准,根据城区人口规模,我国将城区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划为超大城市,500万-1000万之间的划为特大城市,而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和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并称为大城市。
根据七普分县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共有683个城市,包括4个直辖市、27个省会城市、5个计划单列市、261个普通地级市、386个县级市。
这683个城市按规模评级看:有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84个大城市(其中14个Ⅰ型大城市、70个Ⅱ型大城市)、135个中等城市、443个小城市(其中254个Ⅰ型小城市、189个Ⅱ型小城市)。
7个超大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
14个特大城市分别是: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
图片来源:城市数据团
分省份来看,除西藏外,30个省份均有大城市分布,数量基本呈从东部沿海到西部内陆递减趋势。其中,江苏、山东和广东排在前三位。
具体看山东,山东有两个城市划为特大城市,分别是拥有600.77万城区人口的青岛和587.8万城区人口的济南。入列Ⅱ型大城市的有临沂、淄博、烟台、潍坊、济宁、泰安、聊城、枣庄。
此次排名中最为亮眼的,当属昆山、慈溪、义乌、晋江四个县级市“打败”全国大部分地级市,跻身到大城市行列。
此外,成都由特大城市晋升至超大城市,佛山、长沙、哈尔滨、昆明、大连等城市由I型大城市晋级为特大城市。
较为冷门的则是苏州、宁波两个经济大市,因城区人口均不足500万,未达到特大城市的门槛,被划分到I型大城市。
目前,相较于现有城市的划分,另一个令人关心的问题是,谁将成为下一个超大、特大城市?
青岛:距离超大城市还有多远?
此次发布的数据,也为下一个城市晋级提供了更为准确的参考。
从特大城市现有名单来看,排名靠前的武汉、东莞和西安三市均提出冲击超大城市的目标。
但比较城区人口占比,目前来看最具冲击力的当属城区人口为995.3万的武汉。
虽同属于特大城市行列,但排名第一的武汉与排名第十四位的大连城区人口相差近470万。这样的数字,已然不容小觑。
同样,于排名队伍第8位、拥有城区人口600.77万的青岛而言,想要晋级超大城市,路远且长。
行则将至,远非意味着不可到达,关键是要找准路径和方法。
此前青岛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联合发布《2021年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末,青岛常住总人口1025.67万人。这就意味着,青岛常住人口年增量达到近十年高位。
成绩的取得,自然离不开背后的努力。
2014年-2018年期间,青岛先后出台《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大户籍改革力度,放宽准入条件,推动大学生、外来务工等人员便捷落户。
2019年起,青岛又推出了一系列新路数、新打法,加之当年峰会效应持续释放,经济社会实现较好发展,再叠加户籍制度改革的政策效应,青岛常住人口增量恢复至10.9万人。2020年,延续良好发展势头,青岛人口增量提高到18.27万人。
2021年3月,青岛市政府公布实施《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按照“继续放宽中心城区(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崂山区),大幅放宽城区(城阳区、黄岛区、即墨区),全面放开县域(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思路,实施分区域、分类别、差别化落户政策。
同年6月,莱西、平度、胶州先后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不可忽视的是,政策的吸引力只是一方面。
人们来到城市,不是来观光,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这其中,城市的经济水平、发展前景、公共服务、生活环境无一不是重要因素。
毕竟,人与城市的奔赴是双向的。
城市吸引人,不光拼政策
人往高处走,良禽择木而栖,这是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大城市拥有更发达的经济,更具活力的市场主体,因而能提供更多的机会、更广阔的平台、更完善的公共服务、更舒适的生活环境,结果就是更能吸引人、留住人、成就人。
不妨来看,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今天的国际大都市,其人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30年时间人口增加了约27倍。上海浦东从一片滩涂,发展成今天的陆家嘴金融中心,“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也早就成了过去时。
今日的青岛,要想实现城市的进阶,更应充分借鉴过去超大城市的发展经验,扬长避短、超前谋划。
一方面,一座城市的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和发展前景,决定了它的空间有多大、机会有多少,也就决定了能不能吸引到人、吸引到什么层次的人,能不能留住、用好人。
因此,城市要想真正吸引到人,关键是要把经济搞上去,把产业搞强,把干事环境搞优。
另一方面,要想长远地留住人,就要把良好的生活配套及完善的城市功能设施做好做实。最重要的是,在面对人口聚集利好的同时,要看到随之带来的挑战,包括对资源环境和公共服务带来的压力以及住房、交通等问题。
不可忽视的是,城市创新的活力要靠“人才”,而发展的活力则靠“人”。那些从事环卫、快递、建筑、生产等职业的新市民群体都将是城市保持繁荣与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力量。
毕竟,城市需要创新的活力,也需要发展的活力。
总而言之,要想“栽得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软硬实力均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