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财经》杂志报道,青岛市南区国资平台青岛海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在收购中山路一大楼后,市南区政府或将借机由青岛软件园迁至此地,成为振兴西部城区发展“一石多鸟”的一步大棋。
近年来,振兴西部老城区成为市南区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单从这一目的上看,此次市南区政府搬迁消息的传出,倒也不是“空穴来风”。
只是,区政府西迁,会成为老城复兴需要的那一剂“猛药”吗?
在讨论市南区政府西迁对老城区发展带来的影响前,先来看政府迁址的可行性。
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区划管理条例》中,第八条指出:
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批准变更时,同时报送国务院备案。
从政策上讲,市南区政府驻地迁移是可行的,只是需要经过山东省政府层面批准后,才能进入具体实施层面。
而自新的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山东省内已有莱芜、蓬莱等地政府迁入新址。其中,莱芜区政府搬迁,系受莱芜整体划入济南影响;而蓬莱,则在市政府搬迁后不久便撤市划区。
可以看到,山东省层面对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留有了比较大的操作空间,这就为市南区政府“西迁”创造了可能。
再来看市南区政府驻地迁移的目的。《财经》杂志的报道中,将其形容为市南区振兴西部下的一步大棋。而如果仔细推敲可以发现,这其中多少也传递出了市南区的一种紧迫感。
今年上半年,市南区GDP同比增速达3.9%,虽然这是失速多年的市南区最近几年来首次跑赢全市大盘,但面对来势汹汹的外围区市,市南区还是继去年全年后,又一次退出了“三甲”行列。
另一方面,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公布后,市南区的常住人口数量已经由六普的54万下降到了48万,这同样也让市南承压。
多重压力之下,市南区也在不断反思、求变,以期实现凤凰涅槃。而区政府驻地迁移,或许也是可行的一招。
事实上,2021年出版的《经济评论》第4期的第8篇论文中,也探讨过地方政府驻地迁移这一热点话题。
文中指出,作为非常规的政府行为,政府驻地迁移往往伴随一系列权利和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再配置,对政府自身的改革与建设带来深远影响。
同时,文章以合肥以及泉州两地市政府驻地的迁移为例,指出其对于迁入地而言能起到“筑巢引凤”的作用,促进资源、人口、经济活动向迁入地聚集;对迁出地而言,则能起到“腾笼换鸟”的作用,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为培养新的增长极提供机会;对于整个城市而言,迁入地与迁出地的双向驱动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具体到市南。8月23日的市南区招引大会上,区委书记王锋在回应外界关注的“市南发展空间在哪”这一问题时,表示要全面推动“西提东优”战略。
其中,西部老城区在前期已投入176亿元的基础上,未来三年再投入130亿元,并面向全球集中发布总面积18万平方米的8大招商场景,让老城区成为人才创业兴业的摇篮、工作生活的福地。
在前期大手笔投入的基础上,如何真正吸引到适合老城区发展的业态,或许通过区域行政中心的迁移,可以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的过程中,形成推动力。
而市南区政府目前所在的青岛软件园,在市南区的规划中,则属于“都市园区”的范畴,需要通过加速焕新,为人才发展拓展场景、优化生态。尤其是在市南区重新提出振兴实体经济的背景下,软件园其实也被寄予了厚望。
如果区政府驻地最终迁出,将为软件园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帮助其引入更多的产业项目,最终打造成为区域发展又一增长极,为市南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其实,对有意“西迁”的市南区而言,“珠玉”就在自己身边——青岛。
2018年10月,人民日报在《青岛:改革创新提升发展加速度》一文中,详细解读了青岛在40年改革开放历程中取得成就的原因。其中提到:
打破思想观念固有藩篱,方能干成事。1992年5月,青岛召开“6000人大会”,以此为开端,解放思想大讨论持续了近7个月。讨论结果之一是,青岛市委和市政府搬迁,在荒凉偏僻的东部另觅新址,让出寸土寸金的繁华地段,用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当时不少人不同意,但是通过大讨论统一了思想。”这为青岛市区迅速扩大和经济跨越发展迈出关键一步,在青岛城市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仍被青岛人津津乐道。
但所有人都知道,青岛经济实现跨越发展,并非只是依靠市政府搬迁这一剂“猛药”,这一举动其实更像是推动青岛城市发展的“催化剂”。
在市政府搬迁后,青岛为了发展,也下了很大的力气,整合了多方资源,这才为之后各类优质要素的导入与聚集,提供了空间与机会。
无论是整体规划还是思想行动,意欲振兴西部老城的市南区,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