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是观察一座城市经济的风向标。
根据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9月30日,青岛市实有外资企业13965户,同比增长0.45%,占各类市场主体总数的0.69%。实有外资企业注册资本1602.29亿美元,同比增长11.78%。
在外部投资受疫情多点散发的影响下,青岛这份“双增长”成绩单显得更加来之不易。
前三季度新设外资企业722户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外资企业的数量和规模是投资的具体体现,更是衡量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青岛作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已成为国内外企业家布局中国北方市场、辐射东北亚的一块投资兴业宝地。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青岛市新设外资企业722户,占各类新设市场主体总数的0.87%。
前三季度新设外资企业从类型分布情况来看,外资公司469户,占新设外资企业总数的64.96%;外资分支227户,占新设外资企业总数的31.44%;外资合伙22户,占新设外资企业总数的3.05%。
前三季度新设外资企业按行业分类,排在前六位的是:批发和零售业243户,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05户,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97户,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7户、住宿和餐饮业45户、制造业45户,占比分别为33.66%、14.54%、13.43%、13.43%、6.23%、6.23%。上述六个行业共632户,占新设外资企业总数的87.53%。
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商贸业发展,要求充分发挥消费转型升级对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升级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打造一批地标性商圈和高品质步行街,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从上述行业分布情况来看,外资企业也在持续发力消费市场,这与青岛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目标不谋而合。
根据区域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外商投资逐步向产业链集聚区布局。前9月新设外资企业的分布区域排在前六位的是:黄岛区138户、城阳区117户、市南区92户、崂山区70户、市北区62户、前湾保税港区62户,占比分别为19.11%、16.2%、12.74%、9.7%、8.59%、8.59%。上述六个区域共541户,占新设外资企业总数的74.93%。
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城市定位,不断提升的营商环境,无一不在助推青岛成为吸引外资的“强磁场”。
培营商沃土,引外资扎根
3月以来,国内疫情多点散发,一度让包括部分外资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受到冲击,也曾引发关于外资是否会因疫情而撤资的担忧。但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双增长数据就是最好的回应。
疫情的发生虽阻碍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开展,但无法阻止外商投资青岛的热情。6月份,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举行项目签约仪式,99个重点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本次签约项目投资总额156亿美元,合同外资额53.1亿美元。
此次峰会签约的项目来自韩国、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16个国家和地区,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现代金融、现代海洋、现代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今年以来,青岛助企纾困与激发活力并举,先后出台了一批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和助企纾困政策,释放一系列力度大、针对性强的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了外资企业负担,有效提振了外资企业的发展信心。
3月份,为进一步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服务全市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发展,市市场监管局推出抗疫情促发展“暖企行动”20条措施。据悉,“暖企行动”主要集中在推动企业发展、优化注册服务、精准服务产业、知识产权帮扶、汇聚消费拉动作用、服务型执法等六个方面。
5月份,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贸促会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资促发展工作的若干措施》,立足各自职能,聚焦外资企业需求,围绕市场准入、政策指导、贸易便利、服务保障四个方面制定了十五条具体措施,助力外资企业纾困发展,稳定外资外贸基本盘。
目前,青岛正多措并举打造“营商青岛·共赢之道”城市营商品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带来的是外资企业投资信心的增强和本土市场主体的茁壮生长。而外资纷纷落地青岛,既是对青岛经济发展前景持有稳定预期的一大佐证,更是对青岛对外开放水平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