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今年年初,一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人口净增长仅仅48万人,创下了60年来的新低。出生人口数量的断崖式下跌也让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宝贵。高学历人才,正在成为争抢对象。
随着各大城市人才之争日趋白热化,青岛的人才政策也已经从1.0版升级为2.0版,现又迭代到了3.0版,几经升级的人才政策成效几何,或许可以从青岛人才的“留量”中窥探一二。
城市心观察第845期
撰文/苏桐
审校/冯亚楠
在青高校“活水”引得来
10月31日上午,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前三季度就业、社保、人才等工作情况。其中一组数据显示,青岛前三季度引进集聚人才20.15万人,新增专业技术人才9347人,高技能人才0.98万人。
人才从哪里来,或者说人从哪里来?
人才争夺战的第一枪往往在当地高校打响。高校人才流动的背后,是“人”的竞争,也是城市间的竞争。
青岛作为拥有山东大学(青岛)、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众多高校的高等教育中心,2012年以来,在青高校从23所增加到29所,全日制专本研在校生从32.4万人增加到45.72万人。
高校是城市吸纳人才的“蓄水池”,也是为城市输送人才的“主阵地”。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在青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3.3万人。
为了留住当地高校的人才,同时促进外地高校毕业生来青就业创业,青岛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出台实施了包括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一次性安家费、人才住房等一系列普惠性就业创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高校毕业生留青护航行动等。
青岛的一系列政策在这场“仅次于春运人口迁徙”的大规模毕业生跨区域流动中,首战告捷。今年毕业季后的一组数据显示,在青高校大学生留青率38.45%,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
人才强青 政策助力招才引智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随着劳动力红利不复存在,产业升级的迫切性更甚于以往,青岛对人才愈发渴求。
十年寒窗苦读的学子选择落脚的城市,也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开始,城市起跑线所在的高度决定了他们未来成长的空间。
“旅游城市,夏天很舒适,大海真的很治愈。”
“有地铁,交通便利。”
“青岛是个很适合消费的城市,却不是很适合年轻人赚钱。”
“房价高,外地人置业难。”
“租房市场混乱,老旧房子多。”
在一则谈及“来青岛工作怎么样”的帖子中,一位从杭州来到青岛的年轻人这样总结。这当中也可以看出年轻人在来青与否问题上,有着多方的考量。
针对来青人才的差异化需求,青岛为解决政策“碎片化”问题,在4月份印发了《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强青”计划的意见》。
其中,在实施青年人才招引计划部分中,青岛对在青就业落户的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毕业生和国(境)外高等院校毕业生,按照博士每月1200元、硕士每月800元、本科每月500元标准,发放不超过36个月的住房补贴。
对在青创新创业落户并购买唯一商品住房的40周岁以下博士、35周岁以下硕士,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一次性安家费。青岛对待人才出手“阔绰”,用真金白银为各路英才献上了最“高”礼遇。
产才融合 让人才留得住
人才因事业而聚,事业因人才而兴。
用政策留人,可以留一时;用事业留人,可留一世。
人才渴望的是事业,看重的是能不能大展拳脚,有没有好的发展前景。如果为了一个户口、一套住房或者几十万安家费,而选择一个不利于事业发展的城市,这样的人才算不上是真正的人才。
以落户、购房、补贴等政策吸引人才,效用是短暂的,而提供充足多样的就业机会、可观的薪酬水平才能持续对人才形成最根本的吸引力。
产才融合发展是青岛人才工作最鲜明的特色。为留住人才、用好人才,青岛着力涵养“热带雨林”式人才发展生态,在“引”“育”“留”“用”关键环节重点发力,紧扣企业和人才实际需求,构筑起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机制。
有人才的活力涌动,才有蓬勃的城市脉动。如今的人才争夺战,已经上升为城市的全方位竞争,上升到经济、环境、社会治理、城市建设等方面,是一场城市软硬实力的综合大比拼。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先天优势让青岛长期领跑软实力赛道,未来只有继续提升硬实力,才能让人才“流量”变“留量”,成就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