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关于公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青岛与北京、广州、深圳、南京等24个城市将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积极探索建筑业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为期3年。
再次领到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任务,青岛如何担当作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印发《通知》明确,北京、天津、保定、河北雄安新区、沈阳、哈尔滨、苏州、南京、温州、嘉兴、台州、合肥、厦门、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佛山、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24个城市将开展智能建造试点。
“从城市名单来看,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即这些试点城市普遍属于一二线重点城市,充分说明此类城市在智能建造方面有更好的投入和基础。房企后续在此类城市投资拿地,需要关注此类城市的政策变化和要求,增强在该领域的技术能力。”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说。
根据《通知》,此次开展智能建造试点的主攻方向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建筑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智能建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着力解决工程建设存在的生产方式粗放、劳动力紧缺、资源能源消耗大等突出问题,更好发挥建筑业对稳增长扩内需的重要支点作用。
试点预期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重点围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施工、建筑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智慧监管六大方面,挖掘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加强对工程项目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全要素数字化管控,形成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型建造方式。二是打造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三是培育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解决方案能力的骨干建筑企业,增强建筑企业国际竞争力。
所谓智能建造是指以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可以实时自适应于变化需求的高度集成与协同的建造系统。
城市建造不仅要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更应服务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
但也要看到,目前建筑业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大规模投资拉动,工业化、信息化水平不高,生产方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较大,有关问题不容小觑。立足新发展阶段,建筑业应当更加注重科技运用、劳动效率、生态环保。
在此基础上,青岛则将目标更加细化。2021年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推动智能建造三年行动计划》,到2022年底,智能建造技术取得较大发展,建成智能建造监管服务平台、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行业大数据中心,初步形成智能建造的标准体系和管理体系。试点智能建造项目20个以上,建设智能化工厂2个以上,推动10个以上建筑业企业初步实现数字化转型。
到2023年底,实现智能建造项目100个以上,建设智能化工厂5个以上,实现初步数字化转型的建筑业企业20个以上,培育一批智能建造龙头企业,行业智能建造水平显著提高。
从2022年青岛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便可窥见青岛重点布局建筑行业的考量,榜单中排名第一位的为建筑业领军企业青建集团,排在第41位的德才股份是山东首家A股上市的建筑业企业。此外,上榜企业中有20家来自建筑业,占比达到五分之一。
同时,数字化也是青岛推动智能建造的重要抓手。在日前公布的2022数字城市百强榜上,青岛位列前十位。这已不是青岛第一次入围,实力背后是青岛整个数字化建设的成就。
近年来,青岛以打造“数字中国”建设示范区、“数字山东”引领核心区为航向,突出政府治理“高效能”、居民生活“高品质”、经济发展“高质量”、基础支撑“高水平”四个发展导向,大力实施全国数字政府标杆工程、普惠数字社会样板工程、一流数字经济示范工程、硬核数字设施标志工程等,推动数字化转型改革与城市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深度耦合,实现数字化赋能、制度性重塑、一体化推进。
让数字化赋能建筑业,考验的不仅是建筑业实力,更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能力。今年6月份,卡奥斯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装配式建筑大规模定制平台,意味着青岛工业互联网的触角已经覆盖到了装配式建筑业。平台发布的当天,烟台万华生态板业、北京住总安其居、北京君明宜居等企业就签约上平台,成立了装配式建筑产业生态联盟,共同打造产业生态。
此外,有业内人士认为,发展智能建造将有利于推进建筑业的改造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智能建造除了对行业本身注入发展动力外,也会在投资、人才培养、就业等领域迸发综合效益。毕竟,智能建造不是一个面向单一生产环节的技术,而是一个高度集成多个环节的建造系统,即融合了设计、生产、物流和施工等关键环节。同时,也能促进青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
然而,要承接好此次“国家任务”,青岛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