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构建“码上青岛”,“无证之城”成为城市新名片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青岛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构建“码上青岛”,“无证之城”成为城市新名片

【“无证明”是指:企业和市民办事时使用电子证照证明、数据共享或告知承诺等方式,免于提交或无需重复提交相关纸质证照证明材料】

2022年,青岛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把全面建设“无证明城市”作为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坚持“数据为民、善政必简”工作理念,创新实施“减证办”“免证办”“承诺办”等一系列便民惠企改革举措,在政务服务、民生保障、营商环境、城市治理等领域大力实施纸质证照电子化、无证化,全面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通过一张张小小的电子证照,节省市民和企业海量办事时间,有效的提升了我市公共服务水平,数字化、智能化、便捷化的各类“无证明”服务已经深入我市企业生产、市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无证之城”成为青岛城市崭新名片。

青岛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构建“码上青岛”,“无证之城”成为城市新名片

聚焦数据共享,67个电子证照联动应用

原本需要填表填单、各处投递、开具证明,而今在电子屏上滑动手指,在APP上刷下人脸,后台便会自动对比信息;原本需要市民主动寻求帮助,而今则是服务精准找到个人。我市在全国领先推动跨行业、跨层级、跨领域电子证照一站式联展联用,通过综合运用数据库等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各行政部门之间的协作联动,减少市民办事的麻烦。目前,全市已汇聚电子证照数据260余类2900余万条,50类常用电子证照全部接入市、区两级政务大厅线上审批系统,实现食品餐饮、文化体育、人力资源、医疗卫生等13大类67个电子许可证与电子营业执照联动应用,并通过数据共享方式推出涵盖民政、人社、住建、文旅等10余个业务领域的无感审批事项348项,为全市3万余家企业提供无感服务,打造了无感审批智享政务模式,比如: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通过青岛人才无感服务平台智能抓取在青博士后站(基地)的设立单位、工作单位及博士后相关信息,经信息审核和公示后主动发放博士后资助资金,不再需要博士后本人申报。

打造典型场景,40余个民生领域全面推广

以场景落实应用,以场景带动应用,在水电气热、医疗卫生、婚姻登记、酒店入住等民生服务领域,通过打造40余个典型应用场景,加速拓展电子证照应用。在全省率先实现扫描“电子身份证”“电子营业执照”,即可办理公积金、社保、医保、不动产、婚姻登记等事项;率先启用银行系统电子签署中心,实现企业在银行无纸化开户,相比传统开户方式效率提升20%以上;全市120余家景区实现凭“电子身份证”入园;在全国率先实现施工许可“零材料”申报,企业所需提交材料由原来的7项缩减至0项,所需信息字段从84个缩减至13个,缩减比例85%。“出门忘带证”已不再是一件愁事,市民正在最大程度享受电子证照带来的数字红利,切身感受数字化带来的温度。

取消奇葩证明,345项证明事项告知承诺

全面取消无法律依据证明事项,杜绝“我妈是我妈”“夫妻是夫妻”的“奇葩证明”和“循环证明”,采取证明事项清单式管理,减少市民用证烦恼。通过推行申请材料自动填、纸质材料免提交措施,实现1055项社会事务、建设项目等政务服务事项免提交。目前,我市可使用电子证照证明办理事项6453项、压减证明事项666项、直接取消证明事项139项,发布了“青岛市市级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涵盖与市民和企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使用频次高、获取难度大的345个证明事项,大大减轻了市民和企业携带纸质材料的麻烦,让投资、生活环境更加简便、快捷。

构建“码上青岛”,9大重点领域一码通城

以“青岛码”为核心,融合健康码、场所码、公交码、地铁码、医保码等,构建“码上青岛”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多码合一、一码通城”。目前,“青岛码”已在政务服务、医药卫生、文化旅游、疫情防控等9大重点领域、33个场景、共计300余个单位推广使用。使用“青岛码”,市民可以完成行政审批综合业务、公积金业务、医保业务、医院挂号、景区预约、酒店入住等一码办理,实现“一码办事、一码就医、一码通游、一码入场、一码管理”,有效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和为民服务便捷化水平。现在“青岛码”已在爱山东app、支付宝小程序、微信小程序等多个渠道上线。

一张小小的电子证照,折射出青岛市各职能部门在政务信息数据共享、互认互用、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创建“服务型政府”的具体举措,也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一种贯彻实践。下一步,青岛市大数据局将持续深化“无证明城市”建设,着力推进个人事项“一证通办”,企业事项“一照通办”,申请材料“应减尽减”,从“减证便民”到“无证利民”,不断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擦亮“无证之城”青岛城市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