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顶尖政商界领袖云集,青岛这场大会直指企业家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全球顶尖政商界领袖云集,青岛这场大会直指企业家

12月初,随着“新十条”的推出,各级政府迅速出台了为疫情防控松绑的政策。那么,疫情管控放开后,全球经济走势将如何?

12月20日,2022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以线上直播的形式顺利召开。 峰会围绕“绿色引领,创新驱动,全球视野——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分享高屋建瓴的政治经济智慧,解读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倡议加强全球合作共赢。

而这样一个多元、开放、融合的中欧企业家峰会,在让世界目光聚焦青岛的同时,也将进一步赋能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办地青岛在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过程中,注入更多优质要素。

全球协同 开放合作

于变局中谋新局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果说40年前的企业家们庆幸的是冰河解冻,那么今天的企业家,则更有机会在大河行船。

当今世界,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深入发展,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面向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营商环境的竞争已上升至全球范围的比拼。

而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眼下疫情阴霾未散、世界经济复苏遭遇逆流,只有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举措,共同把全球市场的蛋糕做大,才能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疫情影响的阴霾。

对中国而言,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畅通行业国内外交流对接的渠道,成为必然选择。 近年来,中国政府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得到了欧洲企业的广泛认同和积极评价。

而本届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和中外企业家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为让更多的中国制造被世界“看到”创造了机会,更为践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打了头阵。

会上,原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预测,随着我国防疫政策不断的优化、疫情转弱,重点将回到以更大的力量推动对外经济合作,以更大的力量来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

西班牙前首相何塞·萨帕特罗 表示,建议中欧携手共同引导和开辟一条不同的通往全球化、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的道路。

而身处对外开放最前沿青岛,正是中国与欧盟交流合作最频繁、最密切的城市之一。

落户西海岸新区的中欧科创产业基金项目、1-10月上合示范区开行中欧班列620列,增长36.3%......无不说明着在中欧战略对接合作进程中,青岛具有先天和独特优势。

另外,中外企业家联合会表示,将在2023年重启海外峰会,包括第十一届中欧企业家峰会、中阿企业家峰会、中非企业家峰会及中澳企业家峰会。

眺望未来,走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的中国企业,将通过中欧企业家峰会等更多集聚优质资源的行业顶尖平台,汇聚众智,进而跨越行业发展的天花板。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关键

高质量发展,本质在于创新。

根据9月2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位列第十一位,较去年再上升1位,连续10年稳步提升。

随着经济发展的航船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站在新机遇的风口,如何在中国制造以外拿出更多中国创造?如何在丰富产品的基础上提供世界级品牌?如何在微观场景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无论是落实新发展理念还是化解新矛盾,无论是实现产品迭代还是顺应消费升级,新时代都在呼唤企业科技创新的新探索。

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技术革新,带来了资源配置效率快速提升的可能性,并催生了新的经济形态。进行持续的科技创新,并将其积极地运用到解决现实问题中,是我国宏观经济能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必要条件。

因此,在本届论坛上,举行了以“创新驱动发展 国际合作共赢”为主题的青年圆桌论坛,展开了当下国际合作对于科技创新重要促进作用的开放探讨。

青岛云途时代影视科技首席执行官、微软中国前总裁、新闻集团前全球资深副总裁高群耀 表示,科技创新是跨地域、跨国界国际交流的亮眼”对话框“,更是中外青年企业家群体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此外,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要持续为经济注入动力,需要科技人才保持知识的更新频率。人才作为创新的主体、发展的“第一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青年圆桌论坛探讨中,恒松资本创始人兼董事长娄刚等嘉宾不仅充分肯定了当代中外青年人才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亮眼成绩以及科技创业的务实精神,并以中外青年人才的角度共同研讨了国际青年创新、就业和创业的新趋势与新风口,进一步探索了中外青年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潜力。

而青岛在“招才引智”方面从未停下脚步,人才政策更是迭代到了3.0版。根据10月31日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新闻发布会上的数据显示,青岛前三季度引进集聚人才20.15万人,新增专业技术人才9347人,高技能人才0.98万人。2012年至今,青岛市人才总量约增加110万人。

能在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比运用人口红利与填补市场空白,更能校验和砥砺出青岛真正的潜能。

双碳筑底

数字青岛迎新风向

当前,“绿色”正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双碳目标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转型,已经成为每座城市的发展共识。而对青岛来说,作为全省首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绿色低碳发展早已是这座城市的硬核关键词。

“青岛一直是绿色发展坚定拥趸者、践行者,并将始终把生态作为‘立市之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青岛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耿涛说道。

城市间的竞争格局愈演愈烈,城市能否脱颖而出,一方面需要保持现有发展态势,另一方面还要寻求转型升级,挖掘全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经济增长、研发投资、人力资本、金融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显著降低了能源消费强度,通过降低生产成本、能源消费强度以及可再生能源成本从而减少碳排放。

基于此,可以看出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核心的 数字经济 不仅促进了制造业绿色发展,更能提高能源密集型制造业的能源和资源效率。

外交部大使,中国前驻英国、朝鲜、埃及大使刘晓明 在论坛上也表示,绿色和数字经济是中欧产业转型的重点,也是引领全球经济社会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山东首次发布《山东省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评估报告(2021-2022年)》。2021年,山东数字经济总量突破3.5万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占GDP比重超过43%。16地市中,济南、青岛领跑全省,位列第一梯队。

在某种意义上,数字经济既是一场活力盎然的变革,也是一场不能输的攻坚战。让数字技术激活存量,数字化转型红利充分释放、有效吸收,青岛能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