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一座城市经济实力的重要构成,也是反映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
自2014年获批全国唯一以财富管理为主题的国家级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8年来,青岛金融业以财富管理中心建设为特色,重塑城市金融业发展新动能,“财富青岛”含金量不断提升。
青岛金融力量蓄势崛起,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金融版图中占得一席之地,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青岛金融业交出了一份怎样的成绩单?
齐鲁财研社第880期
撰文/高涵
审校/冯亚楠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2022年,青岛金融业全年实现税收225.3亿元,占全市税收13.3%,金融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显著提升。现代金融产业链重点项目内资到位267.82亿元、外资6.36亿美元,居24条产业链前列。
招商引资精准有力,促使青岛金融动脉不断延伸,代表金融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的大项目、新机构纷至沓来。
去年,恒丰理财开业运营,青岛已成为与深圳并列拥有三家理财子公司的城市,仅次于北京、上海;全省首个外资控股全牌照券商——意才证券、国联证券资管子公司两个法人金融项目获证监会正式受理;英大泰和人寿等6家持牌金融机构落户,国盛资盈、上合双循环等百亿元基金落地,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92家,多种新兴金融业态并举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正在彰显。
丰富和完善的青岛金融门类,提升和拓展了青岛的财富管理层级;良好的金融环境可以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区域经济对资金的吸纳力。
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支测算显示,12月末,青岛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993亿元,同比增长11.7%。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1082亿元,同比增长21.07%;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9663亿元,同比增长9.17%。居民和企业存款均在万亿左右,为居民消费和企业扩大生产提供了资金储备。
面对2022年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及疫情叠加等不利影响,青岛密集出台支持银行机构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服务疫情防控、金融支持稳经济保民生等各类金融保障及助企纾困政策20余项。
12月末,青岛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783亿元,同比增长11.18%;全年增加2693亿元,流入生产经营领域贷款占比99%,存贷比连续39个月超过100%,资金运用充分。
金融业“加速跑”的一大标志,就是为实体经济提供强力支撑,资本之水加速聚集,为青岛这座创业之城提供澎湃动力。
服务实体经济,青岛市深入开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春雨行动”,构建“金企对接+金融辅导+热线咨询+平台服务”融资新模式。线上“金企通”平台累计服务融资规模突破400亿元,线下“金融辅导员”对口辅导企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双轮驱动让充沛金融“活水”精准流入实体经济。
反向来看,作为工业大市、制造业大市的青岛,也为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最好的“试验田”,不管是传统信贷,还是创投风投以及上市发债,都为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提供了广阔空间。
2022年,青岛持续优化企业上市生态,全国首创推动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十项工作机制”,建立首批117家企业“白名单”;落地北交所山东省首家服务基地,联合交易所开展“一对一”问诊把脉。全年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2家,居全省首位、北方城市第2位;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80家。精准建立442家重点拟上市企业后备库,形成上市梯队良性发展格局。
2022年是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第一年,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资管行业正处于谋篇布局的关键期。
深化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青岛积极争取新一批金融创新试点政策,成功获批全国首批特定养老储蓄、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全国首批铁路运输单证金融服务等11项国家级创新试点,牵头出台金融促进航运产业、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推动金融深度融入国家战略。
金融改革创新成果不断显现,为青岛加快建设国家现代服务经济中心提供了重要支撑。青岛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榜单排名升至第36位,较年初前进2个位次。
与此同时,金融业开放优势也逐渐凸显。去年,青岛成功举办2022青岛·全球创投风投大会、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市企业家青岛行等招商合作活动,集中签约项目规模超600亿元。全市在中基协登记备案私募基金和管理规模分别突破2000只和1800亿元,分别占全省的60%和51%,增速均位居全国前列。
于青岛而言,无论是服务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是致力于建设国际财富管理中心、全球创投风投中心和未来金融科技中心,现代金融产业都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3年,青岛将在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持续用力,聚力发展现代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深化数字人民币、养老理财等金融试点,进一步提高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重,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0家。
财富青岛在资本市场的高光时刻接踵而至,青岛金融业营造出良好的金融生态圈,正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勇挑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