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格局的变化,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对城市进行等级划分,是了解一座城市最直观的方式。
日前,GYbrand全球品牌研究院编制的2023年度中国百强城市正式发布,榜单依据经济实力、质量建设、商业资源、文化体验、居住生活、发展潜力等六大指标将百强城市划分为一线、准一线、二线、三线四个等级。其中,青岛跻身准一线城市,位列第12位。
对青岛而言,综合实力是否匹配准一线,才是关键所在。
城市心观察第928期
撰文/于莹
审校/冯亚楠
2023中国百强城市:
北上深广杭位列前五
日前,GYbrand全球品牌研究院编制的2023年度中国百强城市正式发布,榜单显示,2023年中国十强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苏州、重庆、武汉。
值得一提的是,榜单并不是简单按照城市GDP或者人口规模排序,而是从经济实力、质量建设、商业资源、文化体验、居住生活、发展潜力等六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具体来看,在引入质量建设和商业资源两项新指标后,综合实力最强的中国四大一线城市排名顺序变成北京、上海、深圳、广州。
虽然生活居住、教育医疗、文化体验等指标略逊一筹,但是深圳的独角兽企业、A股上市公司、中国品牌500强、世界品牌500强的数量和质量远超广州,整体GDP和人均GDP更高,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之一,科技创新引领着深圳企业高质量发展。
“北上广深”后的第五城之争愈演愈烈。“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处于准一线城市排名领先位置,成都、南京、苏州、重庆、武汉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这五个准一线城市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局面。
根据GYbrand数据显示,2023中国百强城市分布于29个省份地区,四大经济强省入选城市总数占比达到41%。其中,江苏有13个城市入选,与去年持平;广东11个城市入选,较去年减少2个;山东有9个城市入选,较去年增加1个;浙江有8个城市入选,与去年持平,平均排名32位,为四大省份最高。
江苏通过构建5个都市圈中心城市,8个功能带中心城市,推动省内城市高质量发展,此次13座城市全部入选,平均排名43位,综合实力强大。
长期以来,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制约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揭阳和潮州两座城市跌出2023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是最直接的体现。为此,广东省去年连发三份重磅政策支持粤东粤西城市发展,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为其赋权扩能,未来或有望重回百强行列。
为什么是青岛?
单从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经济指标来看,青岛的进步是有目共睹。
2022年,青岛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4920.7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9%,排名全国第13位。
人口方面,2022年末,青岛常住人口为1034.21万人,比上年未增长0.83%,人口增量排名位居全国前列。
定义“准一线城市”离不开产业。一座城市的产业定位和体量决定了其在整个国家甚至世界产业链上的地位,也决定了城市的等级。2022年,青岛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8%,这样的增幅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7位,与宁波持平,表现尚可。
商业资源聚集度同样是榜单考察的要素之一,主要体现城市受主流消费品牌青睐的程度、城市商圈的实力大小以及基础商业的成熟度。
眼下,青岛商圈发展,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香港中路商圈,以海信、万象城、银座为主要消费支点,囊括了从快时尚品牌到国际一线大牌在内的几乎所有品牌,并成为青岛最大的首店集聚地;
浮山后商圈、新都心商圈、崂山商圈,依托强大的人居密度,汇聚起合肥路佳世客、丽达mall、凯德广场、保利广场、金鼎、金狮等多个城市商业综合体;
李村商圈,十余年间实现高速逆袭:银座、利群、家家悦山东商业的三巨头“抢滩”之外,兼备乐客城、银座、利客来、宝龙,万达更是在去年接管了奥克斯广场;
城阳正阳路商圈正加速崛起,家佳源,利群,加之青特万达、万象汇、吕家庄夜市,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北青岛第一大商圈”;
随着利群、佳世客、麦凯乐、家佳源纷纷落子西海岸,黄岛区也已经形成了以长江路、香江路商圈为主的商业格局。
不断提升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持续正向流入的人口数量,为商圈迭代升级提供着最坚实的基础,商圈亦成为青岛促消费、扩内需强劲的动力源。
此外,青岛是我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山、海、城”浑然一体,中外文化融合交融,拥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条件、“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特色风貌,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累计11次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目前,青岛把旅游产业作为振兴发展实体经济、重点打造的24条产业链之一,突出旅游休闲发展方向,加快建设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和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同时,青岛积极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依托历史老建筑活化利用,发展工业旅游、影视旅游、博物馆游、名人故居游,高标准建设一批文创旅游景点,让旅游休闲更具文化内涵。
在质量建设和居住生活方面,越来越多青岛人发出由衷的感叹:“城市建设‘日日新’,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目前,青岛正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实施总投资3496亿元的104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实施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更新,“老街里”再现繁荣,中山路焕发新活力;此外,锚定做好做优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青岛按照“一年重谋划、两年快起步、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的总体部署,系统性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各项工作,全面推动实现更高水平宜居宜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透过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可以看出青岛发展方式正在由规模型、外延型向质量型、内涵型转变,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承载能力实现跃升。
青岛,需用实力稳住准一线
对青岛而言,入选准一线只是开始,能否从综合实力层面匹配准一线标准,才是关键所在。
“北上广深”后的第五城之争愈演愈烈,而透过2023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可以看到,杭州处于准一线城市排名领先位置,可以给青岛带来更多的启示。
数字经济是时代给杭州的一份礼物,依托数字经济的赋能,杭州紧跟发展的前沿,在电子商务、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内容、信息安全等领域迅速构建起了发展的优势。
但杭州在发展互联网等数字经济产业的过程中,同样没有忽略对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赋能。在工业机械、材料、电子电气、半导体、生物制药等核心新兴产业领域,杭州也在加强科技创新的力度,并将足够出彩的数字经济发展经验与思路,移植到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程中。
放眼青岛,近年来其对数字经济的关注度显著提升。一边是城市发力“数字青岛”2.0建设,多次召开相关会议部署推进。3月20日,青岛发布《数字青岛2023年行动方案》,青岛重点实施数字政府场景变革创新、数字社会服务变革创新、数字经济模式变革创新、数字设施韧性变革创新、数字生态机制变革创新、综合保障体制变革创新六大工程,纵深推进51项重点任务,全面提速数字青岛建设,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标杆实践区。
另一方面又外引“强援”,联手华为、腾讯等头部企业,以“外脑”之力,助推数字城市发展。
下一步,跻身准一线的青岛,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