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考核,衡量的是工作成效,树立的是实践实干实绩导向。
5月7日,青岛市综合考核委员会公布2023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及重点工作“摘星夺旗”考核结果。其中,胶州市以98.23分位列全市第二,连续第五次夺得“真抓实干、勇当排头”红旗。
从2022年度青岛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拿到“优秀”等次,到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拿到一季度考核红旗,一路走来亮实招的胶州,这张阶段性成绩单可谓成色十足。
"
1
胶州再夺红旗的“含金量”
图片来源:岛城先锋
眼下,青岛市“摘星夺旗”考核实施已满一年。作为检验各区市高质量发展成效的有效手段,直观反映出了各区市的发展潜力与活力。
纵观五次季度考核结果,胶州已连续五次夺得“真抓实干、勇当排头”红旗,称得上是一枚“尖子生”。
相较去年,今年一季度考核在继续考评经济运行、项目签约落地、城市更新建设这3个单项外,还增加了“群众满意度”这一加分项。
此番再度夺得红旗,不仅体现了胶州发展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更能看到其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
其实,胶州此次成功夺旗也有迹可循。4月28日,胶州市统计局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胶州市经济运行情况:一季度胶州市完成生产总值359.67亿元,同比增长5.7%,跑赢青岛市增速0.9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32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64.52亿元,增长4.3%;第三产业增加值190.84亿元,增长6.9%。值得一提的是,胶州市一二三产增速,全部跑赢全市大盘,发展之全面可见一斑。
这里要着重提一下二产,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曾对胶州等北部区域提出“引导先进制造业有序向北集聚成群”的要求,而从此次胶州市“一季报”中可以看出,其在实体经济,尤其是新兴产业领域正塑成优势。
优势一方面体现在了产值与产能的爬坡上。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是衡量一个区域工业经济增长强劲与否的重要指标。 一季度,胶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0%, 高于青岛市6.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的强势表现也成为拉动胶州二产起势的一个关键要素。
且胶州市规上工业正呈现出新动能持续发力的良好态势。一季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171.4%和70.0%,成为拉动规上工业增长的重要动力。
优势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了投资上。 一季度,胶州市高技术投资增长70.7%,较1-2月份加快19.4个百分点。对此,胶州市在官方报道中也提到了“传统产业升级加快”。
这一个个客观翔实的数据,体现出胶州市对实体经济矢志不渝的聚焦。
摄影:王昭脉
当然,考虑到此次青岛市一季度“摘星夺旗”考核又新纳入了“群众满意度”这一加分项,衡量胶州此番夺旗的“含金量”,也要落到市场主体以及民生福祉层面。而这在胶州市发布的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中,同样有所体现。
首先还是看固投领域。一季度,胶州市民间投资占比79.6%,较1-2月份提升12.9个百分点。
自2012年有民间投资统计口径以来,我国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比重始终保持在55%以上,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力军。从历年数据来看,有一个著名的“5678”规律:即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
而此番胶州市民间投资占比接近八成,不仅反映出了市场主体对胶州发展前景的看好,也能体现出胶州发展的活力。
说完民间投资,再来看消费。一季度,得益于各级促消费政策显著发力,胶州消费市场持续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0.6亿元,增长6.0%,较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同样,6.0%的社消零增速,也跑赢了全市大盘。
在青岛市明确“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的大背景下,胶州这一增速非常可观。
而之所以说透过民间投资和社消零这两项指标,可以洞察到一个区域的群众满意度,进而与一季度整体表现挂钩,背后的逻辑其实并不难理解。
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与消费构成内需,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而群众满意度越高,意味着市场主体发展的信心就会越足,带来的投资及消费也会相应增长,进而对区域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而这,正是胶州再夺“真抓实干、勇当排头”红旗的“含金量”。
2
项目落地年
胶州“亮实招”
图片来源: 岛城先锋
在以第二名的成绩,连续五次夺得红旗同时,胶州市还在项目签约落地 这一单项 板块考核中, 以10星成绩排名首位。
今年年初,胶州市便已将今年标定为“项目落地年”。而对于“项目落地年”的打法,青岛市委常委、胶州市委书记张新竹也曾提到:“我们将2023年确定为‘项目落地年’,明确了锁定目标、重点突破、完善功能、强基固本工作基调。”
明确了路径的胶州,此番在开年第一场大考中拿下项目签约落地单项板块全市第一,不仅为“项目落地年”各项工作的开展起了一个好头,同样也证明了自身采用的打法与区域发展的高度适配性。
而从胶州一季度的实绩来看,其也确实配得上10星的成绩。
一季度,胶州共签约总投资1073.53亿元的99个项目,项目签约增幅达到68.88%,位居全市首位,而在签约的这99个项目中,包含了32个10亿元和1亿美元以上项目。
以实干求实效。在4月7日举行的上合新区2023年第一季度项目集中签约暨产业发展指导专家聘任仪式上,海尔电器项目、传化国际科贸创新产业园项目等总投资662.13亿元的36个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
会上,张新竹提到:“今天,我们集中签约的总投资662亿元的36个项目,就是一季度招商引资的典型代表。同时,聘请了4位产业发展指导专家担任‘合伙人’,必将为上合新区专业招商提供强劲助力。越来越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牵手上合、服务上合、扎根上合,必将共同开启上合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上合新区一季度集中签约的这36个项目,涵盖“3+3+3”重点产业的全部领域,这一方面体现了上合新区招商引资的专业性与精准性,另一方面也能看到上合新区在推进招商引资工作过程中的务实态度。
在招引“新朋友”同时,也有“老朋友”不断加码投资。
4月17日,益海嘉里(青岛)食品工业园一期开园暨二期开工仪式在胶州市洋河镇举行。公开资料显示,益海嘉里(青岛)食品工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18亿美元,共分为三期建设。
其中,一期项目投资5亿美元,2023年预计实现产值100亿元;二期项目计划投资5亿美元,占地约435亩,规划建设中央厨房、大豆精深加工、油脂精炼等板块。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450亿元,实现利税9.1亿元,是益海嘉里在国内投资规模最大、产品门类最全、创新活力最强、合作平台最广的综合性食品园区。
此番益海嘉里项目一期开园与二期开工,彰显了企业深耕上合新区的决心,更反映出了其对上合新区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而针对此次加码投资,张新竹也将其称作“双方全面深化合作的新起点”。
当然,考虑到今年是胶州的“项目落地年”,除了要关注项目签约的成绩外,更要关注项目落地情况。在这一方面,胶州也有实绩回应。
位于上合示范区,总投资达41.2亿元的吉利未来出行星座项目已于今年3月正式投用,其建设并运营全国首个低轨未来出行星座,开展卫星测运控、数据处理与应用服务;而已竣工投产的上海电气上合风电装备产业园,则将为在中亚国家投资建设的风力发电设施提供先进、高效、安全的技术装备。
不论是招商引资还是项目建设,上合新区在一季度都形成了实物工作量,这也是其能在一季度拿下项目签约落地板块第一名成绩的重要依仗。
摄影: 王昭脉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上合新区一季度优异成绩背后,也有实干打底。
一方面,是对一体化发展的切实破题。从“1+6+N”1.0版本到“1567”2.0版本,再到如今的“1335”,上合、临空、胶州一体化运转机制现已迭代升级到3.0版本。
在3.0版本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数字赋能,即通过搭建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数字党政·智治上合”工作平台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综服平台三大数字平台,牵引政务、经济、对外开放、社会治理等全域工作。
而通过这三大平台的搭建,将深度赋能上合新区一体化运转,不仅可以加速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更能为项目招引及后续落地服务,带来全方位的利好。
另一方面,则是上合新区对营商环境的切实优化提升。
在3月31日召开的上合新区“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总结暨“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强调,要坚决打好打赢优化营商环境这场攻坚战,让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成为靓丽名片,为同心同向建设现代化上合新区,加快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一极提供坚强保障。
同时,会上也对《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暨“项目落地年”专项行动方案》进行了解读说明。其中,围绕项目签约落地建设着墨颇多。
在优化要素环境专项提升行动上,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全面提升全要素供给能力,畅通保障渠道,提高配置效率,让企业以最优成本、最高效率获得要素保障;在优化招引质效专项提升行动上,用好“政府+平台公司+头部企业+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力争项目快签约、快注册;在优化项目建设专项提升行动上,坚持以项目促投资,确保项目应开尽开,以项目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生命线……
众所周知,一个城市和企业最好的关系就是相互成全、共同成长。透过上合新区对于企业以及项目的重视与服务,也能看到其以实干求实效的鲜明工作导向。
而面对着青岛市委所赋予的“打造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一极”的重任,一季度成绩斐然的上合新区唯有继续做好“真抓实干”的文章,方能不负“勇当排头”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