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高铁能跨海而过,将会使从青岛西站进青或从青岛站南下时间大大缩短。
5月17日,青岛市政府采购网公布了《青岛市交通运输局胶州湾过海铁路研究采购需求公示》,这意味着胶州湾跨海铁路前期研究即将启动。
当下,胶州湾跨海铁路之于青岛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决城市“先天割裂”的地理结构问题,打破东西两岸铁路划海而分的格局,更重要的是让青岛成为真正连南达北的铁路枢纽。
城市心观察第951期
撰文/冯亚楠
审校/庄建成
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交通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也是为城市发展运送客流、物流的重要通道。
放眼望去,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大都是重要交通枢纽,从这些重点城市出发,乘坐高铁或动车能够直达其他重点城市数量多少,反映了这座城市与其他重点城市的通达程度。
目前,如何在城市既有路线中,再次强化交通纵深,同样是一道摆在青岛面前的必答题。
首先从市内来看,青岛西站距离青岛站大约50公里的距离,开车时间约在1个小时,而坐高铁的时间同样是1个小时左右,究其原因在于需要北上绕一大圈。
再看与外部联通,以从青岛站出发到上海为例,青岛同样需要北上青岛北站,再南下日照西。
绕的是距离,占据的是时间,带来的是城市发展的不便。
青岛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致力于寻求完善交通布局的最优解。
早在2021年,青岛市发改委在回复关于市人大常委会重点督办《关于尽快启动胶州湾湾口大桥 (薛家岛至团岛)规划建设的议案转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中提到,目前我市远期规划尚未建设的通道包括跨海铁路 (沿海高铁)和跨海地铁 (地铁2号线西延)。
而同年编制发布的《青岛西海岸新区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规划(2019-2035年)》中提到,加快推进研究胶州湾过海铁路和青岛西—诸城铁路,提升青岛西站铁路枢纽能级。
来到2022年,在西海岸新区管委办公室印发的《青岛西海岸新区交通建设发展 “十四五”规划》中则进一步提出,开展胶州湾过海铁路前期研究。
其中,还提出了线路大体走向:线路出青岛西站继续东北方向走行,穿小珠山后以地下形式在齐长城路沿线设黄岛站,线路继续以地下形式向东过胶州湾,于青岛站下方新建青岛站地下车场,后线路继续以隧道形式北行,引入青岛北站。
时至今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胶州湾过海铁路研究采购需求公示》(以下简称“《公示》”)的发布让这一事项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具体来看,此次《公示》主要是围绕“为什么要修?怎么修?能带来什么?”进行前期的规划和设计。
排在首位的是基于对青岛枢纽社会经济发展和现状通道综合交通运输情况分析,预测跨胶州湾铁路运输需求。
不言而喻,这一分析的深层次需求更多在于跨胶州湾铁路的建设意义,这是前提也是基础。
紧随其后的是既有铁路与其连通程度和数量是多少,对于城市发展格局的影响,这便是聚焦项目建设定位和必要性。
这一点可以在结合自身实际基础上跳出青岛来看,作为我国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是福建省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并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开通运行。
将视野放宽至全国,福厦高铁的价值并非局限在福建省内,它将成为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贯通南北的基础上,将继续打通东部沿海高铁,进而跟现有的京广高铁和京港高铁并列,形成我国又一条纵向高铁大动脉。
图片来源:铁路建设规划
于青岛而言,若跨胶州湾铁路落地,届时,将形成“青岛西站—青岛站—青岛北站—红岛站—青岛西站”的环湾高铁的闭环;并通过辅助线与京沪二线连接,整个青岛高铁交通,不但“环了湾”,而且将融入京津冀与长三角的南北大通道,腹地也会得到极大拓深扩远。
与此同时,也将有效改善区域交通和投资环境,为沿线周边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生机和活力。
说一千道一万,是否具备建设条件才是重点。
不同于陆地上修建高铁,海上修建需要考验更多的能力和条件。这便需要从气象、水文、工程地质、港口与航道、环境与生态等方面反复从科学技术这一块全盘考量,保证安全可靠。
此外,《公示》中还要求对跨胶州湾铁路的技术标准、跨湾方式选择、枢纽引入方案、线路走向方案、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区位方面,西海岸新区同时有董家口港、青岛西站等重要交通枢纽,串联起了青岛东岸主城区与潍坊、日照等周边城市,具有内联外通的特点。但受东西两岸铁路划海而分的影响,其优势并未完全凸显。
基于此,要想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必需要打破“先天割裂”的地理结构问题,让一条条“经济链”彼此串联、全面对接。
更何况在青岛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的语境下,要想实现胶东经济圈1小时联通、省内各地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跨胶州湾铁路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毫无疑问,若跨胶州湾铁路落地,不仅将让市民游客拥有“坐着高铁看大海”的惬意新体验,还能为青岛西进南下提供新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