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增强考试综合管理能力 运用现代化防控手段保障考试安全
青岛
青岛 > 教育 > 正文

青岛:增强考试综合管理能力 运用现代化防控手段保障考试安全

国家教育考试关乎教育公平和社会正义,青岛市坚持以“创新驱动、技术引领、率先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业务全覆盖、数据大融合、指挥现代化、服务智慧化”为目标,以“试卷安全、考点安全、信息安全、舆情安全”为底线,以招生考试信息化建设为引领,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考务管理的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用科技之剑维护考试安全。

青岛:增强考试综合管理能力 运用现代化防控手段保障考试安全

一、全面落实“2+1”安检模式,确保“查的出”

从去年我市启动标准化考点功能提升建设项目以来,已按照600-750人/门的标准,为全市标准化考点配齐配足智能安检门,共计297台。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年的考试实践,不断总结经验、规范操作、完善流程,形成统一规范的“2+1”安检模式。

一是规范了考生安检流程。考生入场要经过2次人工安检+1次智能安检,其中智能安检放在第一次人工安检之后,考生进入封闭区之前。二是建立了智能安检门“1234”管理办法。即1台设备、2面站位、3种角色,4位人员,这样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既能保障正常考生顺利、有序的通过,又能确保对报警考生规范、妥善地进行处置。三是明确了考前调试标准。对智能安检设备的摆放位置、测试内容、测试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要求考点对照标准做好考前设备调试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作弊防控工作机制,实现“防得住”

目前,我市所有标准化考点都完成了5G屏蔽系统的升级,并在此基础上对标准化考点作弊防控工作机制进行了完善。

一是制定了规范统一的考前信号屏蔽效果测试标准,内容包括移动、联调、电信手机信号,以及蓝牙、WIFI信号等,要求每个考点进行全面系统的测试,并记录《考场手机信号屏蔽效果测试情况表》。二是建立了与市通信管理局和通信运营商的联席机制,考前对考点周边的移动信号进行优化。三是对于个别测试效果不佳的考场,增加屏蔽设备数量,确保能够有效屏蔽。

三、充分利用资源共享实现“一室两看”,做到“全覆盖”

秉承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资源整合的理念,将“校园监控”与“考场监控”深度融合,构建校园一体化监控体系。试卷流转通道的视频监控全程覆盖,以及从考点大门口、一次安检、智能安检、封闭区入口、二次安检等考生流转通道的视频监控全程覆盖,提高了国家教育考试管控能力。在考点监控室“一室两看”,既满足了视频监控的需要,又实现两套系统相对独立,确保了考试安全。

四、持续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创新,保持“走在前”

今年我市将依托教育部年度规划课题,继续探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教育考试中的应用创新,尝试进行以下几个应用试点:

1.智能分析考场异常行为。试点利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技术,基于考点考场监控视频分析,对考生及监考教师的异常行为进行甄别,及时发现考生违纪作弊情况、规范监考教师的监考行为,从而保证既能维护考场纪律,严肃考风考纪,又能提升监考教师的考务工作质量,为考生创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2.智能安检可视化平台。试点智能安检门可视化平台,该平台能够汇总接收各考点安检门上报的检测数据,通过平台直观的统计并展示各考点智能安检门设备的通过情况,包括安检的总人次、正常安检的人次、安检报警的人次,报警的物品分类,夹带违禁物品、验证不通过的人次占比等,从而实时掌握全市的考生入场安检情况。

3.智能数字屏蔽管控。试点采用“全新窄带信令诱导技术”为基础的“数字信号屏蔽系统”,该系统可以精准控制周界,通过对网络关键信道的信令级解析和重组帧编码,破坏目标区域内的手机与公网网络的同步和寻址,有效切断教室(考场)内手机与外界基站的通讯联系,确保考试安全。

4.打造可视化的考试“管理驾驶舱”。在原有综合业务平台基础数据上做“减法”,保留切实有用于考试决策指挥的数据内容,以市、区、考点、考场四个层级,构建考试管理数据指标体系,充分利用市级考试指挥中心大屏,实现指挥中心任意查看基于每个级别层面的各类考情信息,为科学决策和突发事件的处置提供大数据支撑。

五、继续应用三大系统平台,增强考试综合管理能力

(一)了解考情的“眼睛”——考务巡查指挥系统平台,精准把握“场面”的情况。该平台可以实现市考务指挥中心与考区、考点的视频、语音、文字双向互联互通,可同步巡视288个考场,每6分钟即可将全市所有高考考场巡查一遍。能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画面直接推送给考点指挥中心,并可通过视频录制、屏幕截图等形式留存,作为考点考核的依据。该平台提高了考试期间快速反应、快速处置的能力,通过视频巡查全方位的监管可以督促考点做好各项工作的自查,强化了考点考试实施主体责任的落实。

(二)决策指挥的“大脑”——考试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准确掌控“数据”的情况。该平台将考务基础管理、考生身份验证、无线作弊防控、试卷安全保密等多系统多功能整合于一体。使用功能全面的地图展示,在考务指挥中心大屏幕可详细显示全市考点、考生、考场、监考人员、保密室数量的分布;可以进行可疑无线电信号来源、频段、种类以及考生入场身份验证情况等信息统计,能够实现考试信息的即时、全面掌控,为决策指挥提供数据支持。

(三)监督检查的“利器”——智能视频监考系统平台,切实了解“执行”的情况。按照考务要求,每4-9个考场配备一个视频监考员,使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平台,能够对考场情况进行全方位监管。该平台实现了考点物理考场、逻辑考场、考生信息的相互关联,视频监考员发现疑似作弊考生可直接在监控屏幕上对其进行疑似作弊标记,系统可自动记录前后三分钟考场录像,以备考后查证处理。该系统还具有实用的行为引导功能,可根据考务手册要求,在各个关键时间环节上设置好行为引导,系统会自动提示电子监考员在相应的时间检查规定的内容,监督考场监考人员是否按照考务规程要求操作,提升了考务执行监管的规范化程度。

六、继续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考试安全防控能力

(一)功能完备的保密室安防管理系统,保护试卷安全。使用人脸识别+指纹验证的保密室门禁控制系统,确保只有授权的保密人员,通过人脸+指纹的验证后,方可进入保密场所。使用可进行人脸捕捉的摄像机,自动对所有进出保密室的人员进行拍照。烟感、震动、漏水等探测器,使保密室在防止非法入侵的基础之上完善水、火、震等情况的预警能力。系统自动记录保密室出入人员身份信息、出入时间、报警信息及处置日志等,实现了保密人员各类信息网络化管理。

(二)主动防御的“侦测+阻断”式全频段信号屏蔽系统,确保考场安全。可以对考点考试期间无线电信号进行侦测分析,对考试过程中出现的可疑信号,根据其频点、功率,一经发现立即阻断,“有的放矢”、“敌强我强”,使高科技作弊“不能为”。同时,系统会对信号进行智能分析和还原,确认是作弊信号的,会同无委会对信号来源进行定位,由公安部门实施抓捕,有效打击高科技作弊团伙。

(三)基于人脸识别的考生身份认证系统,维护考试公平。继续采用人脸识别的方式对所有考生进行身份验证。验证时,首先读取考生二代身份证信息,然后进行人脸自动识别抓拍,与报名时的照片进行人脸识别的比对验证,验证一个考生的时间约5-10秒,让企图考试替考的考生“不能为”。

(四)有效识别手机等作弊设备的智能安检系统,防止高科技作弊。继续使用智能安检门对所有入场考生进行安检,智能安检门可以有效的检测出手机、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同时能够排除皮带扣、钥匙、磁卡、金属拉链等日常物品的干扰。通过“无声入场”,切实杜绝手机等高科技作弊设备带入考场。

七、继续采取技术革新举措,确保信息安全

(一)建设现代化、规范化的模块化机房。增加防火墙、VPN、入侵监测、日志审计、数据库审计、病毒防控、行为管理等安全设备,使物理、网络安全环境满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测评三级要求,确保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

(二)建设市招考院虚拟化信息平台。全面实行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制度,对重要信息系统进行了三级等保的测评,并增加了新开发及或发生重大变化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检测、每月安全巡检、定期安全扫描、重大节点安全保障、专业人员培训等安全内容,全方位确保信息安全。

(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中考志愿填报使用动态手机短信验证,防止篡改;使用加密机对考生重要信息加密,严防信息泄露;采用考生登录密码加盐值重放,提高密码破译的难度;采用“双团队、背靠背”工作模式进行中考成绩合成等,确保数据安全。

(四)实行考试舞弊有害信息智能监控,确保互联网网络境况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