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达2160余万元 即墨光伏扶贫项目助农长效稳定增收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收入达2160余万元 即墨光伏扶贫项目助农长效稳定增收

来自即墨区乡村振兴局的数据显示:即墨区光伏产业扶贫项目从2016年9月份开始陆续并网发电以来,已完成并网发电收入达2160余万元,由于资产全部确权到村,即墨全区27个省定贫困村每个村庄可获益约80万元。光伏帮扶电站已成为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的新业态、脱贫群众增收的新亮点。

收入达2160余万元 即墨光伏扶贫项目助农长效稳定增收

光伏发电,为扶贫注入新思路

光伏扶贫是国家确定的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具有投产见效快、扶贫精准度高、收益长期稳定的优势,是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有效途径。

2015年,即墨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结合27个省定贫困村的村庄实际和产业优势,在青岛市率先实施了光伏产业扶贫项目。项目于2016年初开工建设,总投资2585.43万元,2016年9月份开始陆续并网发电,27座光伏发电站每个装机容量约为120千瓦,项目装机总容量3003.39千瓦。电站设计稳定运转寿命为20年,预计总发电量约为6480万千瓦时。2019年初,即墨区27个光伏扶贫电站分三批陆续获得国家光伏扶贫电站电费补贴,电费为0.98元/度,每个电站每年可发电约12万-14万度,每年可为村集体稳定增12万-14万元。

政策扶持,为脱贫增添新保障

光伏扶贫作为一项新的扶贫路径,即墨区乡村振兴局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出台配套的资产运营管护办法,保障光伏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

即墨区光伏扶贫项目建设特点突出。建设初期,充分利用村委办公室房顶和闲置废弃的坑塘、村内广场等,最大化地实现土地资源利用集约化效益。其中有11个电站建在废弃的沟塘,6个电站建在农村道路边,7个电站建设在农村闲置广场上,3个电站建设在村委办公室屋顶上,光伏项目排列整齐,成了村庄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在移风店镇道头村和金口镇华家周疃村,在村内闲置广场周边建设光伏电站,在做好安全防护的同时配置了石凳,栽植了观赏苗木,建设了健身路径,成为村民休闲纳凉的好去处。灵山镇索戈庄村在光伏电站四周配套建设了村内休闲广场,被村民们誉为“光伏广场” 。

27个光伏电站建成后,项目产权全部移交贫困村村集体所有,在贫困村固定资产账上进行登记管理。光伏电站运营合作模式为自营模式,由村庄自行管理运行电站,日常看护查看电站是否有安全隐患、电站是否正常发电、光伏运维是否及时等。光伏电站收益由区供电公司每月按照各电站发电量将电费拨付至有关村庄所在镇街经管中心,记入村庄账户。

除村庄日常管理外,即墨区乡村振兴局还统一聘请了专业的光伏运维公司,通过建立“护光者”APP,对项目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和全程运维管理,制定了定期现场巡查和网上实时监测相结合工作机制。出现情况,第一时间发现断电,24小时内完成修复,确保电站持续高效运行。

为进一步保障光伏电站持续发挥效益,为即墨全区27个光伏电站统一购置商业财产保险,以最低保费实现最大保障,确保光伏扶贫项目稳定运营、持续发展、长远受益。

效益突出,为乡村振兴擘画新蓝图

光伏发电投资回报率较高,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特别适宜扶持“失能”“弱能”贫困户。可实现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起到积极作用。

即墨区光伏电站的发电收益主要用以开展公益岗位扶贫、小型公益事业扶贫、奖励补助扶贫、电站维护等,根据贫困户数量及贫困程度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比例,建立帮扶基金,用于贫困户帮扶。

据悉,每个光伏电站可吸纳1-2名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负责电站日常安全维护,年可实现收入2000-3000元。截至目前,全区27个省定贫困村利用光伏收益为贫困户发放收益分红400余万元,累计安排村庄公益岗位160余个;实施大量村庄小型公益事业,硬化村内道路8万余平方米,修建村内排水沟7000余米,修建桥涵30余座,修缮公益用房30余间,整修田间生产路4万余平方米,设立防疫岗位80余个,购买防疫物资6余吨。

光伏扶贫项目切切实实增加低收入户的收入,有效地改善了村庄和低收入户的生产生活环境,为高质量推动即墨乡村振兴擘画了新的蓝图。

原标题:青岛即墨:光伏扶贫项目 助农长效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