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数大,产业、生活等各类要素聚集度高,城区土地基本进入存量时代。
7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会议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扩大内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城中村改造,是在土地功能置换、产业提升、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同步优化,通过综合性更新,实现人居环境、城市功能、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随着超大特大城市新一轮城中村改造开启,青岛将如何打开新的生长空间?
提及“大城市”,不仅是众多人的向往,也是不少城市的追求所在。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将城区人口作为衡量大城市的关键指标。 根据住建部2022年10月公布的《2021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我国共有19个超大特大城市:
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武汉8城;
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杭州、东莞、西安、郑州、南京、济南、合肥、沈阳、青岛、长沙、哈尔滨11城。
城中村既是历史和传统的遗存,也是“半城市化”的产物、“半现代化”的表现。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城市人民政府负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实施,科学编制改造规划计划, 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高效综合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处理各方面利益诉求,并把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好。
新市民、年轻人和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超大特大城市。 如何打破旧的城市化模式,实现由土地城市化向人的城市化转变,科学有效推进城中村改造, 更好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青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不同于前一轮棚改以开发商品住宅为主导,本轮城中村改造范围限定于超大特大城市,由地方功能性国企主导,要求“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高效综合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处理各方面利益诉求,并把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好”。推进上不搞大拆大建,“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要从特大城市晋级超大城市,想长远地留住人,需要产业升级,也需要空间扩容。青岛市“十四五”规划提出, 打造环湾都市现代化主城区,发展环湾都市三大主城片区, 统筹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和城阳区发展,打造与主城区协调发展的黄岛、即墨、胶州三大主城片区。
为此,青岛选择提升人口集聚和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优化城市中心体系,结合旧厂、旧村改造,注入都市产业、众创空间、楼宇经济等功能,营造创业工作、居家生活、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创新社区。
近年来,青岛推进城市更新三年攻坚行动,市北、崂山、李沧、城阳等加速城中村拆迁。 今年,全市计划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85个,其中,上半年9个新启动项目已签约,其余10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66个续建项目顺利推进。
城中村的本质是低效住宅,因其体量大能带来规模效应,城市要吸引年轻人,需破解新市民的住房难题,打造包容性的创业、创新、生活和居住环境。
深圳面积仅1997平方公里,承载了1700多万常住人口——作为土地资源紧缺、人口净流入的超大城市,高房价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也抬高了人才留深成本。为此,深圳转换思路、盘活存量,推进规模化城中村改造统租。
根据深圳市规土委的调研数据显示,深圳城中村用地总规模约320平方公里,约占深圳土地总面积的1/6,至少提供490万套房源。 2月,深圳市属国企人才安居集团旗下的安居微棠公司揭牌,注册资本20亿元,深圳今年计划通过城中村规模化品质化改造提升,筹集保障性住房5.2万套(间)。
城中村改造,也是修复、引导和释放内需和消费潜力的必然选择。对于房地产来说,城中村改造能够构建先租后买的消费新格局新模式,也能够逐步让新市民、年轻人和外来人口升级自己的住房消费。
不过,城中村改造重要的是得算清经济账,除了社会效益外,找得到三方获益的最大公约数,才能持续。 此外,改造后如何与城市更好地融合发展,也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意见》指出,要加大对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积极创新改造模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努力发展各种新业态,实现可持续运营。
深圳市公寓租赁行业协会会长甘伟分析,对企业来说,收益来自围绕租赁这一核心,提供更多、更广、更多元的服务。“比如,增加租客生活化的商业、餐饮配套,就能产生收益,这需要项目企业对商业具有一体化规划和运营能力。”
如此一来, 既高度契合城中村安全隐患整治和提高城市住房保障能力的需求,也提供了高品质、低成本的居住空间,减轻了外来人员的住房压力,又形成了人才集聚效应。
此外,城中村的分类是多样的,有传统的带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也有与工业园区相融合的。因分类不同,改造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且在改造后应该与地域的发展定位相结合。
未来,青岛可积极探索“人留房留”的城市更新模式,寻求人口适度疏解基础上的新老共生、烟火传续,同时加快人才政策、教育、医疗、环境等“软基建”进程,提升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如此才能形成人口、产业、城市能级互促提升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