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3《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发布。
该榜单是对过去一年全球范围内企业业绩和成就的考量,也是反映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晴雨表”。
在今年的500强榜单中,山东19家企业上榜,总共实现营收4471.46亿美元,19家企业全部盈利,对应净利润总额为126.81亿美元。
其中,青岛海尔智家、海信集团、青岛啤酒三家老牌企业仍入列榜单。
2023《财富》中国500强出炉
7月25日,备受经济界关注的2023《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如期而至。
据悉,今年该榜单开放申报,采用与《财富》世界500强一脉相承的制榜方法,排行榜按营业总收入对公司进行排名,同时包括了上市和非上市企业。
依据这个榜单及其数据,可以了解中国企业的最新发展趋势。
具体来看,今年500家上榜的中国公司在2022年的总营业收入达到15万亿美元,净利润达到7171亿美元。
其中,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5300亿美元的营收位居榜首,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分列榜单第二位和第三位。
来源:财富中文网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石化在2010年至2022年始终位列榜单第一,今年是首次失去“冠军”宝座,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超越,滑落至第三位。中国石油成绩则十分稳定,十余年来始终保持在第二位。
对比发现,今年上榜公司的年营收门槛接近237亿元,较去年的228亿元再增加近9亿元。
在盈利能力方面,最赚钱的10家上榜公司中,工商银行位列第一。除五家商业银行和中石油、中海油、中移动之外,两家私营企业也进入了前十位,其中台积电公司以333亿美元净利润排在利润榜第5位,腾讯以超过279亿美元的净利润排在第6位。
据悉,这十家公司在去年的总利润约为3087亿美元,约占上榜公司利润总和的43%。
透过数据和排名不难发现,虽受外部环境影响,但上榜企业还是展现出了不错的发展韧性。其中,来自山东的19家企业,表现可圈可点。
19家鲁企上榜:青岛3家
在今年的500强榜单中,山东19家企业上榜,总共实现营收4471.46亿美元,19家企业全部盈利,对应净利润总额为126.81亿美元。
鲁企三甲中,山东能源集团以2022年营业收入1240.89亿美元排名最高,排在第23位;魏桥集团位居其后,实现营收749.23亿美元,排名第55位;海尔智家去年实现营收362.01亿美元,排名第118位。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不少鲁企的制胜法宝。 上榜前200强的9家鲁企,除了山东能源、魏桥集团、海尔智家之外,还有山东高速集团、海信集团、潍柴动力、万华化学、中国宏桥集团、歌尔股份等。而这些行业巨头,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都下了不少功夫。
对此,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表示:“高质量发展,看重的是发展质效。像山东能源集团排名鲁企第一,与煤炭行业景气有关,但背后是山东传统企业在不断转型升级。”
具体到青岛,本次上榜的企业依旧是海尔智家、海信集团、青岛啤酒三张老面孔。
自2010年起,这3家企业一直位列这份500强榜单中,且均在A股主板上市。由此可见, 青岛三家老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相较于去年的鲁企第一、全国51名,今年海尔智家的位次有所下降,仅排在第118位;而海信集团和青岛啤酒分别位居第149位和第402位。
城市间的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企业,亦是如此。此番无论是在上榜企业数量还是已上榜企业位次上,青岛仍具有较大提升空间。
青岛的发力点在哪?
纵观榜单,今年青岛上榜的仍然是海尔、海信、青啤等已为外界所熟知的企业。
事实上,在资本市场上四处开花的青岛,仍需要进一步激发潜力,从而培育出新一代的海尔、海信以及青啤。
近年来,互联网成为投资者口中的“高频词”。毫无疑问的是,作为被外界看好的风口行业以相关代表企业,在2023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中也有诸多体现。
受到外界关注较多的中国三家互联网代表企业,除京东的营收有约5%的增长外,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营收与去年相比稍有所下降。作为对比,拼多多营收同比增长约39%,净利润增长近三倍,盈利超过46亿美元。
由此可见, 作为当下发展热点的互联网经济,具备极大的发展潜力。 而复盘青岛入榜三家企业可以发现,企业类型偏向于传统制造业,缺乏与生物科技、互联网、医疗等新兴技术相关联的企业以及经营模式更加灵活的企业。
这正是目前实现转型升级的一个发力点所在,而青岛也早已意识到这一点, 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力求实现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青岛已经相继出台《青岛市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规划方案》、《青岛市工业互联网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20-2022)》、《工赋青岛专项行动计划》等,从“概念普及”到“落地生根”,再到“示范引领”,青岛工业互联网一路摸索前行,逐步由“试验场”步入“深水区”。
此外, 上市企业和拟上市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成为近年来青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大亮点。
截至目前,青岛境内上市公司达83家,居省内第一、北方城市第三位;拟上市后备企业442家,山东省瞪羚企业22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1家,独角兽企业12家。
当下,于青岛而言,不仅仅看数量,更要注重上市企业质量的提升。上市企业的数量多少与质量优劣,密切关系着城市的发展与排名的进位。
这就需要青岛在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加强上市企业精准服务、挖掘优质后备企业资源等方面精准发力。
毕竟,只有培育质地优良的上市军团,才会对青岛城市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竞争力起到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