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山东16地市上半年GDP已悉数披露。此番,青岛在总量及增量上一枝独秀,而多次明确要在今年冲击万亿的烟台,则在增速上表现抢眼。
上半年,烟台市生产总值4705.65亿元,同比增长7.0%,355.74亿元的增量,与济南基本持平,8.18%的名义增长率,也是山东唯一名义增速破8的地市。
若到年底还能延续这一势头,去年距离万亿俱乐部仅有一步之遥的烟台,今年年底破万亿将是大概率事件。
从“面子”上讲,山东需要更多万亿GDP城市,支撑起北方经济第一大省、全国经济第三强省的“门面”。
目前24座万亿GDP城市中,经济总量在山东之前的广东及江苏,各自占得4席;身后的浙江虽然与山东一样也只有两座城市经济总量过了万亿,但杭州和宁波双双排在青岛和济南之前。
面对标兵渐远、追兵渐至的局面,山东迫切需要第三座万亿城市的出现。
而从“里子”上讲,山东也需要在济青双核之外,找到新的增长极,支撑起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骨架。
在山东省今年年初出台的《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也明确提到要“促进济南、青岛中心城市联动发展,协同带动淄博、烟台、潍坊相向发展,打造山东半岛高质量发展轴带。”
当然,在这条发展轴带上,如果只有济青两个强点,很容易造成“灯下黑”。
从这个角度看,山东第三座万亿GDP城市的出现,既是出于平衡区域发展大局的客观需求,也是打通这一条横贯济青的高质量发展轴带的必由之路。
而去年GDP就已超过9500亿元的烟台,正是山东目前最有希望撞线的城市。
在去年年底召开的烟台市“两会”上,烟台市长郑德雁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了烟台今年的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争取突破万亿元大关。
转过年来的山东省“两会”上,省委书记林武在参加烟台代表团审议时,也特别提到了烟台的“万亿”目标:“关于今年的目标任务,你们提出‘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彰显了烟台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引领城市的担当。”
7月28日,烟台市统计局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烟台市经济运行情况:2023年上半年,烟台市生产总值为4705.65亿元,同比增长7.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0.91亿元,同比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021.49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503.25亿元,增长6.5%。
除一产增速与全省大盘持平外,烟台整体GDP增速以及二产和三产增速,全部跑赢全省大盘。
从数据来看,烟台上半年最抢眼的就是二产,8.0%的增速比山东省高出了1.5个百分点。
烟台二产之所以强势,主要得益于厚实的工业家底。 上半年,烟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高于全省4.9个百分点。
眼下,烟台正发展“9+N”制造业集群,推进16条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努力形成1个3000亿级、1个2000亿级和4个1000亿级产业集群方阵,力争利用5年时间再造一个烟台工业体量。
同时,烟台方面也已公开表态,要打造绿色石化、海工装备、汽车产业和生命科学4个“特色产业之城”。
对烟台而言,其在工业制造业领域有两个很突出的发力点——大企业、大项目。
来自烟台的万华化学是山东市值最高的上市企业,近年来攻克了30多项“卡脖子”技术,企业已连续两年营收突破千亿,净利润超过150亿元。
此前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中,万华化学跻身“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名单,而作为产业链链主企业,其也承担着烟台做大做强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吸引更多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集聚的重任。
大项目方面,烟台近年来落地了诸多优质项目,今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被“点名”的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等,皆是落地于烟台的项目。
特别要提到的就是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其总投资高达1493亿元,既是国家“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也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标杆工程。
7月29日,烟台召开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调度推进会,会上透露出了这一重大项目的最新进展:
通过实施五轮“百日攻坚”,项目实现了首批核心装置开始陆续中交,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当前,这个“巨无霸”项目已由工程建设转入生产准备阶段。
这样的重大产业项目,正是烟台发展的后劲所在。
当然,烟台在工业制造业领域优势越突出,在其他方面暴露的短板也会愈发明显。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烟台在出口方面明显失速。
上半年,烟台外贸进出口仅录得-2.2%的增速,出口一项更是同比下滑4.3%。而在外资方面,烟台实际使用外资14.3亿美元,同比下滑14.3%。
外资外贸的低迷不振,或许会成为烟台冲刺万亿的潜在隐患。
不过对烟台而言,其接下来发力外资外贸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契机。8月28日至30日,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大会将在烟台举办,这也是在山东举办的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际性盛会。
对此,烟台市委书记江成已两次调度大会承办情况,并强调其是烟台承办的规格最高、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重要会议,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作风做好筹备工作,真正办出高质量、国际化、影响力。
烟台能否借助“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签下更多大项目,尤其是外资项目,对其接下来的发展走向十分关键。
最后,再从区域发展角度来看烟台冲刺万亿。
若能在年底顺利撞线,烟台将成为青岛之后,胶东经济圈第二座GDP突破万亿的城市,再加上身后的潍坊,山东短期内的四座万亿GDP城市中,将有三座出自胶东经济圈,这 对于 胶东经济圈深化龙头作用意义重大。
对于经济圈核心城市青岛而言,拥有两个万亿“邻居”,显然也是利大于弊。
说来也巧,从青岛与烟台上半年经济运行表现来看,两地恰好形成了互补关系。烟台所长的二产,正是青岛亟需补课的领域;而青岛强势的外贸,则正是制约烟台发展的短板所在。
这也意味着,青烟两城接下来将有更多“取长补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