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省间的竞速,已经延伸到了软实力领域,比如体育。
日前,山东体育学院更新学校概况,其中提到“山东体育学院新的主校区建设已纳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规划并获省政府批准”。
这表明,山东体育学院主校区将迁往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而起步区在全省的战略地位已无需赘述。
在此番主校区迁址的背后,则是山东迫切希望通过资源的整合,做大体育产业规模,进而实现到2025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60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2%左右的目标。
事实上,山东体育学院主校区迁址酝酿已久。
早在2021年3月,山东体育学院主要领导就曾带队到起步区的前身,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考察调研。
官方报道中提到:双方就推进山东体育学院主校区迁址及国家足球运动学校、国家篮球运动学校项目进行座谈交流。
目前来看,主校区迁址起步区已落听,而彼时提到的另一个项目,国家足球运动学校、国家篮球运动学校项目则最终花落青岛。
相较于主校区建设还停留在获省政府批准阶段,国家足球运动学校、国家篮球运动学校项目的进展要快得多。
官网披露的信息中提到:正在建设的山东体育学院青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占地60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为政府交钥匙工程。
需要说明的是,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的主校区将来就会落在这个实训基地里。
而去年莱西方面的一则报道中,则提到山东体育学院青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计划于今年暑期开始招生。
不过,综合目前各方报道来看,这一项目似乎还是“爽约”了。
虽暂时无法招生,但考虑到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是全国唯一省部共建的以足球、篮球为特色的应用型国家级专项运动学院,这样的唯一性决定了其将具备足够的业内号召力。
而事实上,山东体育学院主校区以及国家足球运动学校、国家篮球运动学校项目,所选择的城市同样也充满深意。
表面上,济青各占其一,各有所获;实际上,则能看到山东省希望以济青为龙头,引领带动全省体育产业发展的“苦心”。
此前发布的《山东省“十四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曾明确到2025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6000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2%左右。
为此,《规划》中也将济南与青岛定位为“两心”:要发挥济南青岛经济实力雄厚和创新资源富集等综合优势,完善济青体育产业联动机制,增强中心城市体育产业发展能级,打造具有核心影响力和辐射引领力的体育产业高质量增长极。
根据山东省体育局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3712.69亿元,增加值为1395.78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提升至1.68%,居全国第三位,与山东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名持平。
而同为经济大省的粤、苏、浙,同期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分别为1.67%、1.65%以及1.85%。
事实上,包括山东在内的这四个省份,不约而同地都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要达到2%。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山东想要兼顾体育产业发展,势必需要济青“两核”的率先垂范。
巧合的是,此前山东体育学院主要领导在谈及山东体育学院主校区迁址及国家足球运动学校、国家篮球运动学校项目对于先行区的影响时曾有过这样一段表述:
项目可为先行区带来源源不断的青年群体,提升城市活力,同时结合“黄河体育中心”的建设,促进先行区体育产业的发展延伸,将先行区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体育产业聚集高地。
眼下,济南正在建设黄河体育中心。作为一座综合体育中心,其以专业足球场为核心,并配备一座游泳馆与全民健身中心,一座综合体育馆,丰富的场景资源,可以与山东体育学院的人才优势互为支撑。
同理,青岛坐拥康复大学,并在足球、篮球领域的最高级别职业联赛中,均占有一席之地,落子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同样能产生延展产业链的效果。
毕竟,体育产业的集聚、发展、辐射,都离不开“人”这一根本前提。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论是“纳入规划”的山东体育学院新的主校区,还是“正在建设中”的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都得加快点儿速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