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报告发布,青岛突围!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国字号”报告发布,青岛突围!

沿海城市仅凭区位优势就轻易获取海洋资源和经济价值的时代已然过去。

唯有依靠不断地科技创新,才能真正打好海洋特色牌,推动海洋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等单位联合编制的《国家海洋创新指数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在青岛通过评审。

《报告》显示,山东海洋创新位于全国第一梯次,在41个涉海城市中,青岛与沪广深等城市海洋创新能力强劲,在我国创新格局中有较强的综合影响力。

回望青岛的发展史,海洋渲染出这座城市的底色,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而透过《报告》,更能深刻感知青岛在海洋创新能力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向海图强的巨大潜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十四五”规划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各项任务的首位,足见掌握自主创新、科技研发技能的重要性。

发展海洋经济,拥有科研创新优势十分重要。

《报告》围绕海洋创新资源综合投入能力、海洋知识创造与扩散应用能力、海洋创新绩效影响表现能力和良好的海洋创新环境四个方面,构建国家海洋创新指数,客观评估我国国家海洋创新能力和区域海洋创新能力。

据显示,自2004—2021年以来,国家海洋创新指数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年均增长率为4.99%。

与此同时,《报告》测算了我国三大海洋经济圈、五大经济区、11个沿海地区和41个涉海城市的海洋创新能力。

首先来看,南部海洋经济圈海洋创新能力排在首位,东部海洋经济圈排第二位,北部则是第三位。

五大经济区排名则依次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和环北部湾经济区。

《报告》中将11个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了四个梯次,其中,第一梯次便是广东、上海、山东。

在41个涉海城市中,青岛海洋创新能力强劲。

究其原因,离不开青岛对于海洋科技的重视。

在制定未来发展目标时,青岛将“海洋科技领先”置于首位,明确到2035年,初步建成海洋科技领先、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生态环境优美、海洋文化繁荣、海洋国际交流合作活跃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比起宏观规划,实际表现更具说服力。2022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014.4亿元,增长7.5%,占GDP比重达到33%,稳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从增速上看,7.5%的增速其实要高于全市GDP增速将近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海洋经济对城市发展起到了实实在在的拉动作用。

而今年上半年,青岛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479.4亿元,同比增长7.6%。

另一组公开数据则是体现了青岛深厚的海洋科研积淀:目前青岛聚集了全国30%的涉海院士、40%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50%的海洋领域国际领跑技术,这些都是青岛发力海洋科研创新的重要源动力。

此外,青岛还落地1家国家实验室、9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10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方向覆盖海洋动力、海洋生物、海洋生态、海洋技术与装备等多个领域。

在项目成果方面,青岛承担了国家“863”“973”计划50%的海洋渔业科研项目,取得过重大渔业科技成果300余项,8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

与此同时,加强海洋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引领国家海洋重大科技创新工程、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海洋人才矩阵,每一项工作青岛都不遗余力。

值得一提的是,涉海行业的头部企业,也是参与构成青岛科研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通过积极推行“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前端、中端、后端合作对接机制,青岛已实现了多个涉海领域从基础研究到落地转化、从形成产业到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一条龙”供给,而企业产生效益后又反哺科技研发,形成闭环。

尽管青岛在海洋经济总量和海洋科技上具有优势,但目前来看青岛偏向基础研究,存在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较低的短板。

比如在海洋工程和装备制造领域,青岛与津沪等地差距还比较明显,现代渔业等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海洋生物医药业这类创新型产业占比较小,产业布局仍待优化;海洋人才外流压力日益增加等。

俗话说,短板弱项就是发力方向。木桶原理深刻揭示了不补齐短板,长板效应就会大打折扣。

想必接下来青岛在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全面增强向海图强发展优势和创新力的同时,也将持之以恒地增强破解问题、补齐短板弱项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