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统一动作”的背后,青岛和无锡着急了!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这个“统一动作”的背后,青岛和无锡着急了!

冲刺四季度关键节点,青岛和无锡两座在经济总量上如影随形的城市,又一次“同频”。

10月6日,无锡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大会暨“金秋招商月”部署推进会,市长赵建军现场表态要“全面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强劲攻势,通过招项目、招企业、招团队、招人才,持续推动无锡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向高端攀升”。

次日,青岛召开全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和招商引资工作专题调度会议。会上,市委书记陆治原说要“聚焦打造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坚定不移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

不论是“全面掀起”,还是“坚定不移”,单从这两座城市节后的“统一动作”来看,一股发展的紧迫感已扑面而来。

相较于青岛,无锡招商引资的紧迫感似乎更重一些。

这一点,从其会议召开时间就能感受到——10月6日,长假最后一天。

无锡为何这么着急?

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发展压力使然。

眼下,各地前三季度GDP数据尚未发布,但透过上半年GDP数据及前8个月的细分指标表现,就能直观看到无锡压力所在。

横向对比,无锡今年上半年GDP总量相较青岛的差距,从去年同期的355.6亿元拉大到403.04亿元,虽说坐稳全国第14名,但与青岛拉大差距也是不争的事实。

纵向来看,无锡固投增速有所放缓,上半年增速达到10.1%,到了8月份则回落到了9.5%,且民间投资同比下滑5.1%。

民间投资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增速下滑能够反映出一些内生的经济活力问题。毕竟,固投长期依靠政府或者国资国企平台托底,并非长久之计。

为此,在6日召开的会上,无锡发布了招商引资“1+2+2”体系文件。

对此,当地媒体直言:“有必要对当前招商工作进行全方位和系统性谋划。为进一步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和优质重大项目的集聚,无锡以体系文件的形式一次性出台了5个政策,为高质量招商引资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除发布政策外,这场会同样可以视作一场动员会,为的就是要提前部署“金秋招商月”。

公开报道显示,无锡已开展“金秋招商月”多年,并取得了不俗反响。

2022年“金秋招商月”期间,无锡共举办各类经贸招商活动超百场,签约项目906个,目标达成率151%,签约总投资7052.8亿元,目标达成率135.6%,其中投资过百亿的项目11个。

显然,在今年“金秋招商月”开启前召开这场主题直指招商引资的会议,无锡也有自己的一番考量。

图片来源:青岛新闻

再看青岛,与无锡一样,面临的招商引资压力也不小。

今年前8个月,青岛固投同比增长4.7%,对比上半年4.2%的增速,有了起色。然而,相较于51.2%的基础设施投资增速,24条重点产业链11%的投资增速,还是稍显逊色。

基于此,青岛也将7日这场会议的主题,设置为“全市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和招商引资工作专题调度会议”。

在招商引资工作前面冠以重点产业链“链长制”,一定程度上表明,青岛就是要将招商引资的侧重点放在24条重点产业链上,而专门提到“链长制”,似乎也有为“关键少数”加压的意图。

之所以将招商引资工作聚焦“关键少数”,在陆治原的表态中也能看出一二。

例如陆治原强调:

要进一步增强招大引强成效,加强与行业头部企业沟通对接,努力引进更多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大项目、好项目。

直白地说,青岛想要与行业头部企业建立起沟通联系,少不了“关键少数”的带头推进。

一方面,“关键少数”往往拥有更大的话语权,能为企业和项目推进带来更多便利;另一方面,主要领导的带头推进,也能让企业感受到被重视。

此前,青岛也不乏这样的实例,王府井落地李沧、阿斯利康牵手青岛等,比比皆是。

而与无锡类似,青岛在节后回来第一个工作日部署招商引资工作,同样也有动员的意图。

10月10日至12日,第四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在青岛举行。公开报道显示,本届青岛峰会共有416家跨国公司报名参会,其中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全球总裁级16人、全球副总裁级33人、中国区总裁级110人、中国区副总裁级101人。

青岛作为东道主,借由前三届峰会举办契机,直接或间接促进了阿斯利康、欧力士、希杰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这些跨国企业为青岛带来了总投资近43亿美元的18个重点项目。

而在7日召开的全市招商引资会议上,青岛市长赵豪志也明确提出要“盯紧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

在各地普遍面临招商引资重压之下,青岛需要用好诸如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这样的平台,尽可能借势抓住招引更多企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