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前三季新增22家上市鲁企,青岛表现如何?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2023前三季新增22家上市鲁企,青岛表现如何?

近日,山东召开发布会,公布了前三季度全省金融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山东省金融业增加值4283.7亿元,同比增长7.4%,占GDP比重为6.3%,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全省经济发展持续稳中向好。

上市融资方面,前三季度,全省新增上市公司22家。其中,青岛4家企业入列。

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是地方在积极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快上市融资以及推动更多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等多方面发力取得的明显成效。

在为企业解决资金问题同时,也让当地产业得到了较好发展,这是各地重视金融发展的原因之一。

10月2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数说山东看发展”系列发布会,从多方面入手对全省金融发展状况进行了详细剖析。

据悉,截至9月末,山东省社会融资规模2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创历史同期新高;本外币贷款余额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上市融资方面,前三季度,全省新增上市公司22家、同比多增4家,上市公司总数达420家;北交所、港交所分别新增5家、3家,分列全国第三位、第四位;股票、债券两项直接融资合计7641.85亿元,同比增长27.79%,存量规模达3.3万亿元。

如果说上市公司的数量反映一个地区企业的活力,那么上市企业的总市值便能反映出区域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

从1993年全省首家企业挂牌上市,到如今上市企业数量达到400+,加速培育、扶持企业上市的山东省,用实力在资本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

具体到省内各城市而言,作为经济龙头的青岛,其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亦可圈可点。

据公开资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青岛新增了4家上市公司:

3月29日,洲际船务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港股“船舶管理第一股”;

6月9日,豪江智能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青岛2023年首家A股上市公司;

7月14日,盘古智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9月25日,乐舱物流登陆港交所。

截至目前,青岛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85家,稳居全省首位。全市过会待发企业2家(歌尔、日日顺),待审及辅导企业29家,重点拟上市后备库入库企业442家。

前9个月,全市企业通过上市、挂牌、发行债券等各种形式实现直接融资3497.61亿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同比多增956.37亿元,社会融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数量的持续增加,表明了青岛上市企业后备军团新生力量在逐渐壮大。上市企业数量的增加固然是好事,但保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更为重要。这一点,青岛其实就做得很好。

青岛在全国首创推动企业上市和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十项工作机制”,制定发布上市和拟上市企业“白名单”,对名单上的企业进行动态管理、定向重点培育,并印发《2023年青岛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若干政策措施》。

与此同时,青岛开展资本市场“春笋行动”,先后举办资本市场“春笋行动”启动仪式暨深交所“青岛资本市场服务周”活动、“走进深交所”“走进北交所”活动、“拥抱注册制 启航新征程”注册制政策宣讲以及全国首场全国股转公司公示审核和绿色通道机制座谈会等资本市场专项培训活动,不断提升企业运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紧抓发展的各项措施,都在不断助力青岛资本市场稳中向好的高质量发展。

从全省来看,青岛是领跑全省经济发展的佼佼者,但放眼全国,对标南方强市,青岛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以无锡、宁波为例,目前其境内上市公司分别已达121家、116家。

从这个层面来看,加快推动企业上市,从而实现城市与资本的深度交融,必然会是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