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山东省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681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0%。
这个增速不仅领先广东,江苏,还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
2023年前三季度,青岛,济南,烟台三市经济总量之和占山东全省4成以上。
前三季度,青岛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69.1亿元,全省排名第一,并实现GDP增速6.0%。
凭此增速,青岛得以缩小与宁波的差距,并将领先无锡的优势拉大,2022年前三季度,青岛以约183亿元的差距落后宁波。
但2023年前三季度过后,发力的青岛将与宁波的差距缩小至不足50亿元,并逐渐甩开了身后的无锡,两者经济体量已相差近770亿元。
济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29.24亿元,排名全省第二,GDP增速6.2%,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从增量来看,济南在黄河流域三大中心城市中位列第一,济南为587亿元,郑州为468亿元,西安为273亿元。
在北方城市中,也仅次于北京的1797亿元和青岛的745亿元,超过了天津的357亿元。
2023年前三季度,烟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260.1亿元,同比增量达540亿元。
鉴于烟台2022年四季度GDP体量就已近2800亿元,若此趋势能延续,烟台2023年GDP将大概率突破万亿。
山东是工业大省、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也承担着为稳定全国工业经济挑大梁的重任。
2023年前三季度,占山东省经济体量近40%的工业,是增速最快的产业部门。
其中,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达7.1%,比全国水平4.0%高出3.1个百分点。
在41个工业大类中,有33个行业实现增长,一些前期降幅明显的行业,企稳回升,下降行业由年初的16个缩减至8个。
前三季度,山东省多个工业项目加速推进,如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万华化学120万吨乙烯等,对产业链上下游形成有力的牵引带动作用。
与此同时,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增长贡献加大。
前三季度,山东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4.3%。
从出口看,新的出口增长点不断壮大,前三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40.6%。
尽管如此,2023年前8月,山东省规上工业增加值虽涨幅明显,但同期规上工业的利润总额却同比下跌了10.3%。
在地市层面,前8月,除东营、菏泽、济南、青岛、威海5市规上工业利润实现增长外,其余11地市均处跌势。
面对这种情况,9月份,山东省工信厅发布《山东省传统产业技改升级行动计划(2023-2025年)》。
提出聚焦冶金、化工、轻工、建材、纺织服装、机械等六大传统优势产业,在工业领域持续推进“万项技改、万企转型”。
山东目标到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达到6%左右;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6%以上,占工业投资比重稳定在50%以上。
年均滚动实施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1万个左右;全省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2.2%左右,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