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岛市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统一思想行动,凝聚奋进力量,全面加快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全力提升城市能级,畅通沿黄达海开放大通道
一是打造世界一流港口,巩固国际枢纽海港地位。今年以来,青岛市全力争取国家部委支持,加快推进《青岛港总体规划》修订,创新提出《青岛港总体规划》“战略留白”方案,对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棋子湾作业区、鳌山湾港区实施“战略留白”,保障了港口中长期发展空间。随着80万立方振华原油库工程、120万立方原油商业储备库工程(三期)等重大项目竣工,我市港口服务保障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港口生产泊位124个,其中万吨级泊位98个,设计年通过能力3.87亿吨。如今青岛港已建设成为拥有世界最大的40万吨矿石码头、45万吨原油码头、散粮接卸能力最大的沿黄流域码头、亚洲首个全自动化无人码头和国际一流的邮轮客运中心,可停靠世界最大的2.4万标准箱集装箱船、世界最大的22.5万吨邮轮,是全球服务货类最为齐全的港口之一。
二是完善沿海铁路枢纽功能,构建大通道大枢纽大走廊。积极对接国家干线铁路,加快构建“以干线铁路、城际铁路为骨干,市域(郊)铁路为补充,城市轨道交通无缝衔接”的客运轨道网。潍烟高铁正全力加快推进工程建设,计划明年建成通车,该项目对于补齐胶东半岛铁路短板,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意义重大。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按照省定计划年内开工建设,力争早日打通青岛连接长三角地区的快速通道。围绕打造干支相连、专线延伸的货运铁路网,规划建设董家口至瓦日(兖石)铁路联络线,项目正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前确定选线方案,明年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完善董家口港区集疏运体系,提升青岛港整体辐射能力。
三是统筹布局全域公路网,提升区域公路支撑服务能力。双向六车道的潍青高速已于去年年底建成通车,双向八车道的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已于今年10月31日实现主线通车,总长180公里的一批国省道大中修工程今年陆续竣工通车。今年年底前,贯穿青岛市南北的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也将建成投用。总长83公里的莱州—青岛高速将于明年开工,该项目将串联起荣潍、沈海等4条高速,形成从“莱州湾”到“胶州湾”的快速通道。全面加快双向四车道的董家口至梁山高速(沈海高速至新泰段)、双向八车道的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等在建项目进度,大力实施总长270公里的国省道和农村公路改建工程,进一步畅通县域路网,提升城乡道路通行效率。
大力拓展全方位开放新空间,打造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一是完善干支联动的国际海运网络。坚持以“集装箱一体化”为突破口,调整优化内、外贸航线布局,拉动港口箱量增长,进一步巩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地位。重点强化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RCEP成员国家航线配置,优化欧美远洋直达航线布局,全面构建“辐射日韩、连接东南亚,贯通印巴、中东地区并联通欧美”的东北亚国际中转通道,保障国际供应链产业链安全。在强化区域枢纽方面,搭建以青岛港为中心,以日照、烟台、潍坊、大连、宁波、秦皇岛为支线的内支线网络,将半岛区域货源归集至青岛中心港连接国际航运干线网络。助力开展“青日驳船一体化”“青威一港通”,进一步扩宽青岛港增量空间。今年以来新增航线16条、总数达223条,航线密集程度中国北方第一,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排名居东北亚之首。
二是打造集约对流的国际陆路通道。强化与霍尔果斯等国际陆路运输口岸合作,构建面向中亚、欧洲、上合组织国家的国际公路、铁路运输通道。今年以来开行全省首班“中俄快线”、首班中欧班列(中国山东-越南同奈)、首班JSQ奇瑞汽车出口专列。截至目前,已常态化开行31条国际国内班列,可通达上合组织和“一带一路”沿线23个国家、54个城市,已开行中欧班列(齐鲁号)775列,同比增长25%,规模位居全省第一。
三是拓展运能充沛的国际空中走廊。加快恢复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航空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今年以来,青岛市先后落实兑现航线补贴资金10个批次,补助激励了950个货运航班和322个客运航班,新开青岛至纽约、多伦多、法兰克福3条全货机航线和青岛至加德满都客运航线,恢复青岛至新加坡、墨尔本、悉尼、曼谷、台北等客运航线,加密青岛至大阪、首尔、名古屋货运航线和青岛至首尔、釜山、大阪、迪拜、莫斯科、伦敦、香港等客运航线,国际及地区货运通航航线达到11条,每周48班,客运通航航线达到20条,每周171班。截至10月底,青岛机场完成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106.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999.7%、25.7%,分别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42.57%、141%。
致力打造关际合作机制,构建沿黄流域高效物流体系
一是深化黄河流域“11+1”海关关际合作机制。发挥海关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办公室作用,牵头区域海关深化“11+1”关际一体协同机制,合力推动总署12项重点举措和27项重点关际合作项目全面落地见效,实现24小时随时办理船舶进出境海关手续。深入开展畅通黄河流域物流大通道调研,查找堵点难点,研究具体支持举措,建立“关地港铁企”五方会商机制,2023年8月在“2023青岛•黄河流域陆海联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发布沿黄陆海“共商、共建、共享”协作机制青岛宣言,从共建陆海联动新平台等5方面加强协作,共助沿黄陆海大通道建设。
二是助力黄河流域物流通道建设。推动山东港口青岛港拓展海港辐射功能,推广“陆海联动,海铁直运”监管模式,方便企业在属地办理海关手续。开通74条海铁联运线路,拓展海港辐射功能至枣庄、即墨、淄博、滨州、济南、聊城等6个内陆港(内陆港总数达到39个),赋予内陆港码头前沿功能,境内综合运输成本下降20%,集装箱海铁联运量连续8年保持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实施“水水智能中转”模式,实现无纸化申报、全天候通关、电子化自动放行,捆绑叠加“离港确认”监管模式,实现干支线船舶无缝衔接,码头作业时效提升30%。优化过境货物监管,实现过境业务网上通办,支持过境货物海铁换箱作业,支持培育“全国首家冷链专列”“跨境电商专列”“上合组织国家过境专列”等特色班列品牌,拓展班列业务辐射带动作用。出台《青岛海关支持胶东机场航空货运发展十二条措施》,助力打造东北亚国际航空枢纽。积极服务助推空港复飞及新增航班,快速恢复口岸业务量。
下一步,青岛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立足青岛综合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服务性功能定位,全面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打造黄河流域最便捷出海口,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创造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