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第五座一线城市?苏州青岛领衔四城登场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谁是第五座一线城市?苏州青岛领衔四城登场

每个城市都有成为“一线城市”的梦想。

眼下,我国共有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这一格局已持续数十年,而坊间关于第五座“一线城市”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这其中,又以青岛、沈阳、苏州、长沙颇具代表性。

这四座城市要么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要么在国家战略中担当重任,要么是所在区域中极具影响力与辐射力的城市。

关于谁可以晋升第五座一线城市,可以理性讨论一番。

凰探第1189期

一般而言,经济总量、城区人口规模是衡量一线城市的重要标准。以目前四座一线城市为例,上北深广把持中国GDP前四把交椅的情况,直到去年年底广州被重庆超越才宣告终结。

而随着广州GDP排名滑落至全国第五,也有了外界将其从一线城市中除名的“调侃”。

当然,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只不过是其中一个考量因素。

对此,中小城市研究院院长、中国社科院原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曾表示:

经济、人口规模只是四个一线城市外在表现,从内在动力来说,一线城市的关键在于高端产业、高端人才的集聚,经济充满活力,创新能力在全国起到领先作用。此外一线城市还是全国商贸、金融、航运、对外交往等中心。

换言之,一线城市拥有对各类优质要素的最大配置权,这也是他们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优势所在。

而得益于各类优质要素的集聚,这些城市同样也具备足够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科教文卫等资源在全国同样处于领先地位,正如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所说:

一线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十分发达,不仅服务于自身,而且服务周边省份乃至全国。同时,一线城市的总部经济也最为突出。

对标上述标准来看青岛、沈阳、苏州和长沙,更能看到这四座城市跻身一线的胜负手。

先来看青岛,作为“北方第三城”、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青岛也是“新一线城市”榜单中的常客。

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769.11亿元,稳居全国第13位。在人口方面,近年来青岛存在感颇高,去年8.54万人的全年人口增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7位。

背靠山东这样一个人口与经济双料大省,是青岛冲击一线城市的优势所在。

而比起经济与人口,作为四座城市中对外开放属性最鲜明的城市,青岛还拥有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国家战略。这其中,上合示范区还是“独一份”的国之重任。

因此,从担负国家使命角度来衡量,青岛甚至称得上是最接近于一线城市的一个城市。

但青岛的短板也很明显,一方面经济总量已连续数年无缘前十,硬实力很难服众;另一方面,则是在科教文卫等方面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比如截至去年年底,青岛共有26所普通高校,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距甚远。

再来看沈阳,与青岛类似,沈阳的优势在于其区域辐射力以及影响力,其所在的沈阳都市圈已跻身国家级都市圈。

同时,高校资源云集也是沈阳的优势。根据2022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沈阳共有普通高等院校45所,高校云集意味其能够为沈阳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不过沈阳的“短板”也很明显,经济总量至今未能突破万亿。 对沈阳而言,还需要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多做点文章。

接下来看苏州,高居全国第六的经济总量,是其冲击一线城市的最大筹码。 虽然苏州高校数量在这四座城市中并不占优势,但C9高校已全部在苏州实现重大布局。

要知道,C9大学已基本囊括中国最顶尖的一批高校,这就意味着苏州在高端人才集聚、创新能力策源等方面,具备足够的竞争力。

不过,苏州的劣势在于自身城市能级并不高。要知道,在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中,包括两个直辖市以及两个副省级城市,而苏州地级市的定位,则决定了其在资源配置、政策供给等方面不会有太大的话语权。

最后看长沙,作为近年来在互联网上颇受关注的一座“网红城市”,其现代服务业水平已向一线城市看齐。

去年全年,长沙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1994.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16.87亿元。

在现代服务业水平提升同时,长沙科教文卫实力同样足够突出。截至2022年底,长沙共有普通高校52所;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5036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39个,卫生技术人员达到9.86万人。

不过,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创新能力不强,限制其多元化发展。对此,长沙市政协常委刘敏也表示,和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长沙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规模偏小、就业容纳力以及行业薪资水平偏低,导致近年来长沙市出现研发人才“难引”和“难留”的双重困局。

因此,这四座城市要成为真正的一线城市一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注定要在多方面补短板。

当然,纸面上分析得再多,终究与现实还有很大差距。

一来,这些城市从来没有在官方文件中将跻身“一线城市”列为目标,证明这更多只是来自网友的“一厢情愿”。

二来,坊间诸如“新一线城市”等各色榜单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的榜单本身就已经证明城市的发展能级很难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层面来衡量,而全面性恰恰是这些城市的“硬伤”。

此前,成都因连续多年在新一线城市榜单排名首位,招致外界对其买榜的质疑,便是最好的证明。

事实上,关于第五座一线城市,竞争由来已久,但在各类呼声之下,除了杭州在党代会上提出要“争取跻身国内一线城市”外,其他城市基本都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没有回应,总归能说明一些问题。或许因地制宜、脚踏实地地发展,才是抛去名号带来的杂念,顺利达标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