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青岛市市级战略留白用地规划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划定105平方公里战略留白用地。
其中,涉及红岛南片区,上合示范区,老黄岛石化区白沙湾片区,流亭机场,胶东机场西,蓝谷,西海岸……
留白,意味着留出相应的空白。在用地规模不断减量的背景下,青岛首次规划市级战略留白用地,此番自我加压,所涉及的当前与长远,值得思量。
凰探第1208期
撰文/冯亚楠
审校/张慧
“留白”一词源于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
而当留白与城市空间规划相连,则既关乎未知,也关乎未来。
根据此次发布的《办法》显示,战略留白用地,是青岛在未来发展的时间轴上科学划定部分土地,为城市未来“重大战略、重大产业、重大设施建设空间”预留的土地。
其目的则是以期在规划远期可以在城市的集中建设区保留更多的蓝绿空间或为重大项目作预留。
在划分上,青岛又将市级战略留白用地分为功能型留白用地和空间型留白用地。
首先来看,青岛的空间型留白用地(上图红色区域),总共有5块。
红岛片区将预留两大块空间型留白用地,位置主要在宿流社区以东、观涛社区原址及青岛地铁8号线观涛站附近。
即墨区蓝谷片区一块空间型留白、西海岸新区位于滨海大道和张家楼地铁站中间一块空间型留白以及胶东国际机场西侧的一块空间型留白。
由于空间型留白用地是规划期内不具备建设条件,对城市长远发展具有战略价值的潜力区域空间。原则上2035年前不予启用。
所以,不管未来用途如何,上述区域的开发应用至少是11年之后的事。
再看功能型留白用地(上图黑色区域)以及部分十四五期间允许启用的功能型留白用地(上图绿色区域)。
《办法》指出,功能型留白用地是规划期内拟启用建设,但暂时不明确城市功能的重要空间。
同时,青岛还对这一类留白用地的使用给予了明确规定。
原则上,至2025年功能型留白用地使用以存量或低效用地为主,使用规模不超过功能型留白用地总规模的30%,2030年不超过总规模的65%,2035年不超过总规模的100%。
这意味着2035年前,功能型留白用地所在的区域将是重点开发区域。
像白沙河两岸片区有多处功能型留白用地,比如白沙湾北片区部分、星河湾南片区及楼山北片区部分、流亭机场片区等。
此外在红岛片区,红岛休闲渔村加上东侧的西大洋社区往东至东大洋社区东的东大山,均规划为功能型留白用地。还有河套街道罗家营社区南北规划功能型留白用地,主要包括大沽河以东的罗家营社区。
同样化为功能型留白用地的还有上合示范区、胶东机场附近、二隧黄岛出口、泊里镇等区域。
对比来看,相对于空间型留白用地的稀缺,青岛规划的功能型留白用地相对更多更分散,涉及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即墨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等多个外围区市,而这些区市大多也被定位为青岛大项目的承载地。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尹稚曾表示,战略留白一个很大的出发点是落脚保障。面对未来城市发展可能的各种挑战和城市发展的不确定因素,战略留白帮助规划做好多情景应对准备。
这说明,此番青岛做出的是从未来和未知出发的一种战略谋划,留出余地,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不可控的各类发展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战略预留地大部分围绕环胶州湾片区,一方面能看到青岛拥湾发展、拉开城市骨架的积极态势,另一方面至2025年功能型留白用地使用以存量或低效用地为主,也体现青岛对于城市的谋划发展更趋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