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2035规划:青岛4区市领新任务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山东2035规划:青岛4区市领新任务

1月8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印发《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通知。

此次规划不仅涵盖了城市规模的合理划分,还深入考虑了区域协调发展、城市品质提升等多方面因素。

具体到青岛,《规划》特别点明了胶州、即墨、平度、莱西未来定位与任务。

2023年9月26日,中国政府网官方发布公告显示,国务院原则同意《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三个多月后,《规划》正式发布,这意味着山东省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城市发展阶段。

《规划》中提到,山东半岛城市群集聚程度不高,济南、青岛城市功能和综合竞争力有待提升。

换句话说,济青的发动机能量还不足。

如何擎动?

“加快构建‘一群两心三圈’ 区域布局,以济南、青岛为省域双中心。”

“以济南、青岛为核心,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形成‘一群双核’城镇空间布局。”

毫无疑问,接下来作为经济大省山东的两个“主引擎”,济南、青岛将继续在“双核驱动”的大背景下携手前行

事实上,望向东南沿海经济强省,无一例外都是双核乃至三核。

广东有广深双核,还有佛山、东莞两大万亿级别城市助攻。江苏更是如此,13个城市号称十三太保,江苏省内无弱市。浙江有杭州、宁波双核。这些优秀的案例在前,也将给予山东路线制定更多的思考。

毕竟,当一个省的经济体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双核心乃至多核心共同带动才是王道,富则兼顾。

那么,济南青岛具体该如何做?

首先关联到了济青各自带领的“小圈”——济南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

《规划》中提到,培育发展济南、青岛现代化都市圈,引领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一体发展

此前,青岛都市圈获批,成为山东省首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也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以非省会城市为核心的国家级都市圈。

作为以沿海城市为核心的国家级都市圈,青岛都市圈在突出海洋优势、强化陆海统筹、引领黄河流域腹地发展、推进更大范围对外开放等方面具备独特的优势。

基于此,《规划》中提到,以青岛都市圈为中心,协同与青岛相近的潍坊、烟台、日照的区市(县),培育现代化青岛都市圈。

这也是希望青岛能够尽可能的多发挥带动作用。

具体来看,支持青岛莱西—烟台莱阳等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

一体化发展,规划先行。

早在2022年1月,山东省发改委官方网站发布《莱西莱阳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标志着全省首个区域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获批建设。

莱西莱阳除了先天的地缘优势,最重要的是一体化发展有助于莱西深度打造青岛北部高端制造业基地,携手莱阳建设在北方具有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承接青岛、烟台产业溢出资源。

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双莱”打造了首个跨区域一体化的平台运营公司,统筹推进先行区的建设运营与管理工作,还打破地域限制和行政壁垒,推动160余个事项实现跨市通办,高层次人才、紧缺型技术人才实现户籍互认、待遇共享,居民预约挂号等诊疗信息实现互联互通。

截至目前,莱西莱阳的做法得到多方肯定与支持,并成功列入山东半岛城市群、胶东经济圈、青岛、烟台等多个发展规划中。

这也证明“双莱”一体化的做法尝试,务实奏效,为全省打造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摸索了路径,夯实了基础。

除莱西外,《规划》亦对青岛其他区市提出了具体要求:“鼓励莱州—平度—昌邑、即墨—海阳—莱阳、胶州—高密探索跨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

目前,平度正与莱州、昌邑建设绿色化工联动区,即墨则牵手海阳、莱阳,发展海阳产业联动区,胶州与高密建设临空临港协作区。

以胶州、高密联动发展为例。2023年8月,胶州与高密连续签订两份协议——青潍现代物流领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青潍空港经济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备忘录。

根据规划,胶州与高密将以大杨路与康成大街作为“两大联动轴”,打造优势互补、协同互动的东西产业延绵带。聚焦胶州机械装备、电子制造与高密精密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加强产业协同协作。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济青产业的协调发展,《规划》中亦有点题:

济青产业发展带以胶济通道为依托,整合沿线各类产业平台,合理布局工业互联网、轨道交通装备、海工装备、智能家电、氢能、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等重点产业链,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济青科创智造廊带。

这里有个词,叫做“济青产业发展带”。

这是一条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经济廊道,贯穿山东省腰部地区,覆盖济南、淄博、潍坊、青岛,串起省会、胶东两大经济圈,也是齐鲁大地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

对于这一“带”的发展,山东自然也是给予了厚望,并在通过多种方式让“济青产业发展带”释放更强大功能。

于是,济青南线来了;随之,济潍高速所在的济青中线也来了。

2023年9月,济青中线济南至潍坊段正式通车,济青中线全线贯通。

其不仅成为山东省会经济圈与胶东经济圈互联互通的第三条大通道,也为济青都市圈“双圈联动”做好了交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