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者,立潮头。1月27日,青岛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凤凰网青岛与您一同聆听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梳理过去一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共同开启2024年的美好新未来。
两会现场,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旭就成立青岛市医务人员车载AED救援队,规范医疗陪诊服务给出他的建议。
AED是一种便携式医疗设备,可以通过电击除颤挽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近年来,心源性猝死案例时有发生,我国25岁到44岁的年轻人中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人数增加了36%,据2019年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病人在近140万左右。在正常室温下,心脏骤停4分钟后,脑细胞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损害;发生心脏骤停的病人80%以上会发生室颤,如果心脏骤停超过10分钟,即使患者被抢救过来,也可能发生脑死亡。因此,有“黄金4分钟”之说。我国一线城市急救车到达时间大多需要10分钟,AED是心源性猝死患者得到及时急救的重要保障。青岛市在2021年1月1日-2022年,由120急救中心出诊约14万而且次,其中因心跳骤停出诊的3067次,具体救治成功数量不详。目前,大约90%的病人是在医院外发病,抢救成功率大约在1%。急救医疗设备普及率低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按照国际标准,每10万人里应该配置AED100台,公开数据显示,日本平均每10万人配置AED的数量为555台,美国为317台,澳大利亚为44.5台,而我国每10万人配置AED数量仅为0.2台,深圳配置AED10000台,青岛市有1000多万人口,每10万人配置AED15台,距离发达国家和城市还有很大的差距,提高AED配置数量迫在眉睫。因为种种原因,青岛市购买AED的数量远远达不到标准需求量,在政府积极采购的同时,鼓励民间力量购买或自备AED就极为重要。实事求是的说,城市AED的数量,也是体现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当前,青岛市120院前急救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已经有4年,共有院前志愿者数百人,已逐渐发展成为青岛市一支独具医疗专业性、应急救护性的特色志愿服务队伍。特别是在2022年新冠疫情集聚感染造成医疗资源遭到挤兑的特殊阶段,来自各行各业的院前急救志愿者们与白衣天使一同冲向一线,在120调度指挥中心、各急救站点的救护车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极大缓解了全市医疗救护需求紧张的局面,彰显了岛城人民热心公益的大爱。随着120院前急救志愿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以及专业医务人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逐渐高涨,成立一支由医务人员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伍作为院前志愿服务队伍的升级版已日渐成熟,也将以其创新性和专业性,成为代表青岛城市文明形象的一张崭新名片。因此,亟需设立一个在民政局注册、由青岛市医务人员为主题、随车配有AED及相关急救设备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便于市一级急救力量指挥调度、组织活动、日常培训、宣传推广、后勤保障等工作的全面开展,为院前急救志愿服务工作的不断推进开创更好的局面。由医务人员为志愿服务队伍主体、以“移动的AED”为特色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在全国尚属首例,因此对于执行运营团队有着较高的要求。该项目将由青岛大学服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刘旭教授和青岛正能量好司机爱心服务中心为执行运营主体,由中华志愿者协会(青岛)心脏救援培训中心提供培训及场地、青岛AED生产制造企业青岛光电拿伦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AED及相关产品的技术保障,确保队伍的专业性和高效运转。
青岛市医务人员志愿服务队将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心外科刘旭教授发起组建,并不断吸收全市更多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热心慈善救助的医护工作者,共同打造一支全国领先、岛城首创的特色志愿服务队伍。作为参与组建的青岛正能量好司机爱心服务中心,成立于2014年,是4A级社会组织。成立9年来,随着城市应急需求的不断变化,“好司机”也实现了从专注道路公益救援到城市应急救护服务的不断提升,累计培训、考查了专业志愿者6993名,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团队及其志愿者获得了“感动青岛”十佳道德模范、“感动山东”十大网络人物、“市十佳公益项目”、“省四个100优秀团队”、“市应急志愿者救援队伍先进集体”、“市红十字系统优秀志愿者组织”、“微尘公益之星十佳团队”等荣誉称号。许多感人的救援事迹还曾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英国泰晤士报、马来西亚星报等国内外媒体报道,已经成为代表城市文明、志愿服务创新的一张名片。
建议由市政协(社法委)牵头,协调民政局、应急局、卫健委等部门进行相关启动工作的协调。
设立急救志愿者服务站。作为医务人员志愿服务队的办公场所,提供指挥调度、后勤保障,开展常态化、专业性的急救培训,并面向社会进行应急救护知识的宣传推广。
自行筹备AED20台,作为车载AED救援队成立的启动数量,继而吸收社会资金和爱心人士的捐助,增加车载AED的数量。
利用卫健委120指挥平台,共享AED位置,快速甄别协调指挥,实现急救中心和车载AED急救联动,全方位、立体化救治病人。
市民拨打120后,120派出救护车的同时,将求助信息通过“急救互联APP”推送给急救志愿者,2公里范围内的志愿者可以选择是否参与急救。
依托中华志愿者协会(青岛)心脏救援培训中心的支持,急救服务站将完成培训中心所指派的AED培训、巡检,志愿者的AED维护保养等工作。
接受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捐款,捐款将直接汇入中华志愿者协会,由中华志愿者协会统一采购AED,配发给青岛市医务人员志愿者。
青岛市以省属青大附院医疗集团为区域医疗中心,以市立、中心、海慈、妇儿医院等市级医疗集团为医疗集群,在山东省、尤其是胶东半岛具有高水准的医疗水平,随着青岛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增加,以及异地就医人群的增多,根据现实需要和人们对高品质就医的需求,陪诊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陪诊员的职业在较发达的城市已经趋于成熟。随着互联网和健康服务的拓展,陪诊服务也由网站形式转为APP形式,其新颖内容弥补了市场空白。陪诊服务方兴未艾,但在成长阶段,行业规范和监督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他看来,规范医疗陪诊服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准入门槛低,陪诊服务不规范,陪诊员素质参差不齐,来源不一,既缺乏系统性培训,也无专业性指导,未必能真正提供就医便利,甚至可能加重患者负担。此外,患者在享受陪诊服务时还面临信息泄漏风险。
二是市场定价机制不健全。陪诊服务目前还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无指导性收费标准,相似服务内容却价格相差巨大,且诊疗的“难易程度”与服务的时间长短也难以量化和界定。
三是职业陪诊权责不明。我国法律中尚无针对陪诊员的专门规定,陪诊员也不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也无形成熟的行业惯例。在患者和陪诊员不签订书面合同或仅成立格式合同的情况下,患者、陪诊员和医院之间权利义务划分不明确。
对此,他提出意见建议。
一是陪诊服务制度化。建议市政度牵头,相关部门出台职业陪诊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业务主管部门,对职业行为作出界定,完善行业规范与办法,细化从业人员权利、职责;建立行业机构和人员备案制度,定制监管方式,加强监管部门监督职能。让陪诊员和患者均有章可循,以避免陪诊员、患者及医疗机构之间产生纠纷。
二是陪诊服务程序化。加强职业陪诊人员、陪诊机构、平台的规范与约束。职业陪诊作为一个融合医疗和服务的行业,可将其划为非基本公共服务行列,借鉴护工执业发展模式,建立专业化、规范化服务流程,与医院形成共建,形成程序化的陪诊服务。
三是隐私保护法制化。在就诊前后,陪诊员要严格遵照就诊流程和服务标准,加强与患者沟通,做好相关服务。陪诊中涉及患者身份证号、手机号、社保卡号等大量个人信息,要严防被泄露乃至滥用的风险。所有服务完成后,由用户进行评价,作为考核陪诊员的重要依据。
四是陪诊服务标准化。构建职业陪诊企业认证与资质管理机制。陪诊服务属于医疗服务创新,目前还没有准入门槛。需要从职业技能认定和培训,以及服务质量和价格等方面,对从业者资质门槛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保障陪诊市场的规范化和有序化。首先要区分专业陪诊和非专业陪诊,专业陪诊无护理资质者不得上岗,非专业陪诊的服务人员也需通过考试获得从业资格认定。同时,陪诊护士需建立诚信档案,一旦存在违规行为,应拉入行业黑名单。
五是陪诊服务职业化。建议人社部门将“陪诊员”纳入新职业,通过细化职业目录和分类,明确服务内容与规范,积极引导陪诊服务机构对员工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陪诊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让患者享受优质、专业的陪诊服务。
六是医疗资源均衡化。尽快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同时优化现有的就医流程、改善就医体验,让绝大多数患者不必陪诊也能轻松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