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独一份”的国之重任,上合示范区被山东以及青岛寄予了更高的期待。
近期召开的山东省“两会”以及青岛市“两会”上,上合示范区被频频提及。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围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首先提到的开放平台就是上合示范区,随后进一步指出上合示范区今年主要工作包括引进国际国内一流开发运营商、环境营造和功能配套、打造上合国际枢纽港、“丝路电商”服务基地等。
今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围绕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同样首先提到上合示范区,而排名第一的工作则是“落实省支持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意见,做实、做好、做美、做响上合示范区”。
省“两会”召开前夕,《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支持意见》)印发,其中涵盖诸多“真金白银”的政策支持,如“鼓励青岛市和上合示范区共同设立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基金,发挥省新旧动能转换基金作用,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而在上合示范区得到山东和青岛更大支持的背后,一方面代表了上合示范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发展成效,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山东和青岛对于上合示范区更高的发展期许。
当一个地方发展越突出,获得的外部支持就越多,而支持越多,积蓄的新一轮发展动能也就越足,从而进入“发展——支持——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
以近期收获中央政策大礼包的浦东新区为例,随着《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落地,浦东新区被赋予了更大的改革发展权。
而浦东能拿下试点,概因其开发开放30多年来为全国输出了颇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例如设立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推开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
依托于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浦东自身也实现了高速发展,进而又收获了更给力的政策支持,例如《方案》中提到“支持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全球离岸创新基地”等。
此番山东省层面用21条实打实的举措支持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背后,同样也是基于上合示范区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目标下,之于全省对外开放大局中日益重要的战略平台优势。
2023年,受益于外贸的稳健发挥,不论山东还是青岛,都交出了一张颇为亮眼的发展“成绩单”。
在山东层面,去年全省进出口总值3.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1.84万亿元,增长3.3%,高于全国大盘0.5个百分点,规模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6.3%,占比提升0.8个百分点。
其中,面向上合组织核心区的中亚,山东对中亚五国的进出口增长18.1%,这一增速在新兴贸易市场中仅次于中东欧(18.6%)。
作为上合示范区所在地,青岛同样也在享受上合示范区的发展红利。 去年,青岛进出口8759.7亿元,增长4.6%,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26.8%,占比提升0.7个百分点,被称赞为“在全省16市中外贸龙头作用突出”。
青岛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更是达到4531.7亿元,增长4.4%,高于全国大盘1.6个百分点,规模占全市进出口总值的51.7%。
在外部发展环境不稳的背景下,山东和青岛正通过用好上合示范区这样“独一份”的国之重任,实现经济发展的行稳致远。
当然,上合示范区能在非常时期挑起大梁,离不开自身的努力。
为推动上合示范区成为国际双多边一致认可、服务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方经贸合作的综合性开放平台,上合示范区明确要当好平台搭建者、资源链接者以及方案提供者。
在此背景下,一系列具有首个、首创性质的发展成果接连落地。
以“信用上合”为例,其聚焦企业国际贸易过程中面临的信用风险管理难题,是全国首创推出的跨境信用服务平台,在各方的共同参与下,“信用上合”跨境信用服务平台功能日益完善、效用逐步体现,有力促进了中国和上合组织国家间投资和贸易便利化。
一组公开数据更为直观:
2023年,上合示范区开行中欧班列(齐鲁号)863列,同比增长11.4%,占全省开行量33.6%
成果背后,是上合示范区不断突出的公共产品属性。
面向海外,上合示范区先后出访哈萨克斯坦等11个国家,2023年全年开展对外交流活动195余场次;并通过组建上合组织产业园区联盟,截止2023年底,累计与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等上合组织国家的57个园区、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合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面向国内,上合示范区则与上海、陕西、黑龙江等18个省市建立起了常态化合作机制,通过平台与平台的耦合,构建起“横贯东西、纵贯南北”的联动格局。
为做实公共产品属性,服务“四中心一学院”建设,上合示范区还组团式布局上合国际城、空港新城、枢纽港新城、卡奥斯新城、板桥新城“五大新城”,为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提供整体性系统性解决方案。
可以这样说,上合示范区之所以接连得到山东和青岛的支持,就是因为其拿出了具有说服力的行动。
日前,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副主任安佰生在解读《支持意见》时指出,这体现了山东省全力支持上合示范区建设的决心,也意味着上合示范区发展即将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种种迹象表明,上合示范区迈向新的发展阶段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动作就是加强与青岛自贸片区的联动。
去年12月31日,青岛市委主要领导到胶州市调研上合示范区建设情况时指出,要加强全市统筹,强化协同配合,促进上合示范区与青岛自贸片区等开放平台联动,加快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随后,青岛市委常委、上合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新竹到青岛自贸片区调研时表示, 青岛自贸片区有自贸的优势,上合示范区有上合的使命,区区联动共同做好对外开放这篇大文章,符合省委、青岛市委对两大高能级平台的期望和要求。
同时,他也希望双方找准自身定位,发挥各自优势,互动联动起来,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耦合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
而在《支持意见》中,也明确提到:
推动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全力破解务实合作中的堵点难点问题,联合海关、税务、外汇、市场监管等部门推动更多创新举措。
加大自贸试验区贸易、投资、航运、金融等领域创新成果在上合示范区实施力度。
青岛市商务局副局长、市自贸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分管负责人高燕曾表示,为持续放大青岛自贸片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将在上合示范区、青岛高新区等国家级功能区探索建设青岛自贸片区联动创新区,推动高能级开放平台更好发挥比较优势,实现资源叠加、政策共享、联动发展。
去年年底,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发布的一则通知中也提到,要将青岛自贸片区2023年形成的32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市推广。
此前,青岛自贸片区曾围绕深层次推动跨境电商协同发展,牵头成立覆盖沿黄9省区及新疆、云南两省区的“黄河流域跨境电商联盟”,而上合示范区已启动建设“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加强与沿黄省区的联动,将有助于上合示范区进一步拓宽跨境电商的发展空间。
在加强对外联动同时,《支持意见》还注重对内整合既有优质平台载体,以进一步服务“四中心一学院”的建设。
如围绕建强区域物流中心,就提到了要充分发挥青岛空港综保区开放平台重要作用,用好税收、贸易管制、保税监管和外汇等政策优势,赋能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现代贸易、集成电路、航空维修制造、创新服务等产业快速发展,打造上合特色航空产业聚集区、双向型先进制造业承接地。
对上合示范区而言,不论是出于打造区域物流中心的需要,还是进一步实现优质资源集散的客观要求,发挥空港的“国字号”开放平台优势,正是上合示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
而针对建强现代贸易中心,《支持意见》中也直接“点名”了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合经贸综服平台等已经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平台载体;在建强双向投资合作中心方面,则重点提到了一期已正式投产运营的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而对于建强商旅文交流发展中心,已启用的上合组织经贸学院,也被赋予了加快推进实体化运作的新任务。
这再次证明, 一个地方想要实现突破发展,必须埋下头来苦干实干,有了突破后,获得的外部支持就会越多,支持越多,积蓄的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动能也就越足。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山东和青岛对于上合示范区的支持,也的确是实打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