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四度”|④增福祉优宜居,崂山区城市更新用温度点亮品质新城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崂山“四度”|④增福祉优宜居,崂山区城市更新用温度点亮品质新城

(通讯员:梁太宏 王霞 张慧)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则连着民生福祉。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就是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让人民群众生活在城市里能够更舒心、更安心、更幸福。

伴随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进入收官之年,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真抓实干,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建设,努力让精致城市品质提升得更宜居,让民众在城市生活得更幸福。

为打好城市更新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收官战,3月29日下午,崂山区召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2024年度动员大会,动员全区上下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山海品质新城。

会议部署了2024年全区城市更新建设工作任务,崂山区将始终坚持顺民意、暖民心,着力破解民生难题,在高质量完成好城市更新建设各项任务的同时,将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推动“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的初衷,一步步从梦想照进现实。

“住”得放心,旧城旧村焕然一新

城市更新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

作为青岛城市更新的主战场,近年来崂山区围绕市委部署的十大领域攻坚行动全面发力,于低效片区(园区)开发、旧城旧村改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在加速项目建设、打开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的同时,也为人民群众带来了切切实实的便利与福祉。

于崂山区而言,张村河片区既是青岛市划定的重点低效片区之一,也是全市最大的“城中村”,承载盘活低效片区、加速旧城旧村改造的双重使命,同样也是崂山区紧抓民生工程的重要阵地。

为此,崂山区针对张村河片区改造推出了一系列保障民生的创新政策,从提高过渡费和物业补贴,到“安置选在哪,老百姓说了算”,再到专门成立的居民监督小组进驻工地……由拆到建,全过程、全流程的“取信于民,让利于民”,让张村河片区的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开局实现拆迁“三年任务,十六个月完成”,片区内涉及改造提升的12个社区安置区建设也已全部开工。

“当年拆、当年建、三年回迁”,这是崂山区对百姓的承诺。目前,最早投入建设的刘家下庄、张村河南、李家下庄、孙家下庄4个社区安置区项目均已实现主体封顶,预计将于2024年下半年陆续达到竣工条件,其余安置区项目建设也在加速推进。

安置区内的“好房子”虚位以待,居民小区内的老旧房子也已焕然一新。

崂山区将老旧小区改造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增进民众福祉的重要民生工程加速推进,2023年,崂山区顺利完成64个老旧小区改造,惠及居民13460户;加装电梯336部,数量全市第一。

而这些,都是崂山区回应民生需求、提升老旧小区改造成效的必然结果。

为了让居民在改造后的小区住得更舒心,近年来崂山区创新“3+3”工作法,引导居民全过程参与,事前问需于民、事中问计于民、事后问效于民,充分吸取居民的意见建议,在全市率先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行业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力争将老旧小区改造“改”在民心、“改”到群众的心坎上。

据悉,2024年崂山区将继续精心实施12个老旧小区(楼院)的全面改造升级。目前,10个老旧小区、2个老旧楼院的改造工作已全部开工,计划将于汛期来临前完成屋面防水及楼体修缮,8月底前全部完工。

房子修好了,楼院美观了,老小区整体焕发出新面貌——地面新铺的砖石平整干净,专门规划出的停车位整齐划一、小区广场上健身器材一应俱全、更有曾经的卫生死角化身景观步道……居住环境的改善,让“老居民”顺利享受到了“新生活”。

“行”得顺心,市政道路加速成网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住房是最大的民生,交通是城市的脉络,二者均承载着城市的幸福生活。在部署好人民群众“住”的难题的同时,崂山区也将畅通居民出行当作“头等大事”来办,努力完善城市功能、补齐民生短板,以四通八达的畅通路网实现城市的出行便利。

2023年12月26日,青岛市三项重大市政道路工程——重庆路高架、辽阳路快速路、金家岭立交桥及地下停车场同时竣工通车。其中,位于崂山区的辽阳路快速路和金家岭立交桥,成为崂山区聚焦市政设施建设、加快打造畅通高效的主干路网的重要成果。

在这之前,2023年6月25日,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工程全线通车,在有效提升东岸城区快速路网效能,缓解海尔路、辽阳路沿线重要节点拥堵的同时,也成为青岛东岸城区连接跨海大桥与青银高速的一条重要通道。

这些惠及全民的重要市政道路,为崂山区乃至青岛市构建起了立体化、复合化、内畅外达、成环成网的城市交通体系,不仅有效疏导排解了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极大改善了市民的出行条件,同样也是青岛城市建设、交通文明飞速发展的最好见证。

但这,只是崂山区攻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冰山一角。

2023年,崂山区以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为契机,持续打通城市交通“主动脉”,畅通“微循环”,打通合肥路、同安路等9条道路,提升崂山路、仙霞岭路等7条道路,更有滨海大道天桥、同安路天桥投入使用,张村河两岸“五横五纵”骨架路网系统基本成型,居民出行更加通畅便利。

进入2024年,崂山区面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将新建张村河片区规划十五路等8条配套道路,打通枣山东路等3条道路,推动高荣路、株洲路(新博路—松岭路)主线通车,加快打造畅通高效的主干路网;并启用东海东路极地海洋世界人行过街通道,开工建设东海路麦岛路路口人行过街地道工程,在加快解决重点区域人车混行、影响交通效率问题的同时,圆满完成三年攻坚任务。

而在畅通“行”之便利的同时,崂山区也多措并举解决停车难题,让市民“停”得更便捷。

与金家岭立交桥同日启用的青岛金家岭立交桥地下综合交通中心,是国内首个集地上立交、地下公共停车、地铁换乘、商业服务于一体综合交通中心,其极大解决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崂山院区的就诊停车难问题,缓解了海尔路-银川路的交通拥堵压力,还提供了1673个地下停车泊位,为居民就医和休闲娱乐提供了更多便利。

同时,针对实验小学、麦岛中学、金家岭学校的拥堵难题,崂山区在全市推出首个地下学生接送系统,“一校一策”科学灵活设置系统方案,拥堵难题也得到极大缓解。

据了解,2024年崂山区将在去年新增停车泊位2555个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纠治停车难的力度,强力攻坚9个公共停车场建设,通过建成麦岛停车场、银川东路秦岭路停车场等4个项目,再增3000个公共停车泊位,进一步推动破解重点区域停车难题。

道路通了,“停车难”解决了,人们出行也更加便利了,一件件的民生小事,带来了居民“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幸福。而聚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崂山区也在为民造福的宗旨指引下,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品质的新需求、新期盼,全区居民满意度、幸福感节节攀升。

“居”更宜心,城市建设提升品质

城市更新,更新的是治理、提升的是品质,造福的是人民。

崂山区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摆在为民造福突出位置,不断提高城区精细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致力于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

而更高品质的生活,需要宜居的生活配套,需要完善的市政设施,同样也需要赏心悦目的环境品质。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精于品质。作为青岛的颜值担当,崂山区近年来同样在城市绿化美化上持续用力,坚持点线面协同推进,扮靓城市颜值,提升城市品质。

盘活公园绿地,崂山区加速山头公园、口袋公园整治建设,将生态良好、风景优美、功能完善的公园还绿于民;盘活城市绿道,崂山区持续发掘隐藏在城市角落的河道绿廊、生态绿道,将其打造为一步一景的景观带、休闲运动的林下空间,摇身成为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全新打卡地。

2023年,崂山区新建成海之恋公园、浮山森林公园、深圳路体育公园二期等3处综合公园,在深圳路、同安路等道路新增9处口袋公园;实施崂山路、东海东路设施及景观提升工程,重塑滨海一线景观空间,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已经成为生活常态。

打好城市更新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收官战,崂山区今年还将持续聚焦公园城市建设,推动完成深圳路体育公园一期改造提升,打造市区最大的全龄化运动公园;建成青岛国际人才公园;打造10处口袋公园,不断完善全域公园体系,持续塑造“蓝绿交织、山海相拥”的公园城市优美形态。

而在着力布局高品质绿色空间体系的同时,崂山区始终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城市更新与城市建设的首位,不断完善着城市更新下的宜居生活配套。

例如,2023年崂山区建成了6处养老服务中心、55处社区养老服务站,累计服务老年人9万人次;今年则将推动张村河南侧配套初中等3所学校完工;开工建设崂山区人民医院、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还将推进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医院建设。

一个个惠民项目、一幕幕建设场景,记录着崂山更新行动的新进展;一项项民生成果,一帧帧生活剪影,展示着市民幸福宜居的美好生活……

进入2024年,崂山区持续自我加压、为民造福,正高质高效推进各项重点民生工程,全力打好城市更新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收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