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青岛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9.66万亩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青岛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9.66万亩

4月24日上午,青岛西海岸新区大场镇绿色增粮示范区小麦种植基地,伴随着轰鸣声,十余架植保无人机沿着麦田低空飞行,均匀有序地向田间喷洒农药……记者从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推进暨小麦“一喷三防”工作会议获悉,在后续1个月时间内,将对350余万亩小麦实施“一喷三防”统防统治。今年全市将投入1800余架无人植保机,目前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9.66万亩,规划到203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513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量80%以上,真正实现“藏粮于地”。

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青岛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49.66万亩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2023年,青岛市粮食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态势。国务院近日印发《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青岛市落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从耕地、种子、农机、耕作技术等着手,加强衔接配合和技术集成创新,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建设,切实筑牢全市粮食安全根基。

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头连着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农民增收。青岛市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田间灌溉排水设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2019年以来建设塘坝386座、农用井3341座、泵站357座、疏浚沟渠997.92公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8.1万亩,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善,有效增强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全市粮食生产筑牢安全堤坝。

此次观摩的大场镇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计划分三年在白马河、吉利河流域大场镇区域,建设高标准农田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15000亩,打造集高产创建、快速烘干、仓储物流、加工销售、数字应用、成果展示于一体的高标准现代化粮食生产综合示范样板,示范区内主粮作物达到“吨半粮”水平,带动西海岸新区粮食均衡增产,主粮作物平均单产比“十三五”时期提高2~3个百分点。

“过去,进出农田的路坑坑洼洼,碰到雨天,道路泥泞,现在建了高标准农田,田块方正,机耕道笔直,还修了水泥路,农机出行、下田耕作很便利。”西海岸新区大场镇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建设主体负责人姜永战说。

当前,全市小麦正处于拔节孕穗期,一、二类苗比例超过91%,苗情长势好于上年、好于常年,打好小麦病虫害防控攻坚战是夺取今年夏粮丰产丰收的关键。据青岛市气象局预报,4-5月我市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1-2成,南北风交替,风力3-4级,19-20日北风风力沿海地区最大可达5-6级阵风8级,易造成高空传播病菌孢子沉降和侵染危害,条锈病发生风险较高,做好小麦中后期“一虫三病”,即小麦蚜虫、小麦锈病(含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对于确保今年粮食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4月初以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围绕做好小麦春季管理,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小麦春季重大病虫害防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工作,出台意见举措,召开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暨春季麦田管理技术交流会、全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暨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建设推进会,对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进行部署。统筹中央、省、市小麦“一喷三防”资金支持全市小麦“一喷三防”,全市计划投入1800余架无人植保机实施“一喷三防”作业,组织专业化统防统治宣传专题培训,发放小麦条锈病防治明白纸3.1万份,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

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是青岛市小麦条锈病防控的关键时期。“‘一喷三防’是促进小麦稳产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将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混配,通过一次喷药,达到防病治虫、防干热风、防早衰的目的,增加小麦千粒重,最终增加小麦产量。”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处处长宋辉说。

下一步,青岛市农业农村部门落实“联防联控、统防统治、群防群治”工作机制,根据小麦生长中后期病虫害发生态势,加强农技服务,充分发挥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优势,鼓励、支持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适时开展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专业化统防统治,并带动周边群众实现“群防群治”,实现小麦“一喷三防”统防统治全覆盖,全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

原标题:青岛:350余万亩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