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之际,破题路径已愈发清晰。
5月11日至12日,2024年京津冀党政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天津举行。官方报道显示,这是自去年京津冀三地党政主要领导协商机制建立以来,三地省级党政“一把手”再聚首,共话京津冀协同发展。
目前,我国共有四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城市群,除京津冀协同发展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均位于南方地区。
从这个角度来说,此次京津冀党政“一把手”的聚首,不仅是在寻求区域协同发展的“最大公约数”,同样也为整个北方地区实现协同发展明确了新方向。
特别是对于青岛而言,不论是在省内要与济南唱好“双城记”,还是谋求青岛都市圈发展壮大,抑或是出于自身在全国位次前移的需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路,都值得青岛借鉴。
京津冀党政“一把手”再聚首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是建立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全国经济结构深化调整的背景之下。
作为北方唯一一个国家级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动作是“协同”,目标则是要实现“发展”。
为实现协同的目标,京津冀三方也在不断付出努力。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看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有三个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分别是交通、生态和产业,特别是在交通和生态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的确,对区域协同发展而言,交通一般都是最先、也是最容易达成共识的领域。
2022年底,随着京唐城际铁路、京滨城际铁路宝坻至北辰段开通运营,京津冀铁路营业里程正式超过1万公里,且铁路覆盖沿线20万人口以上的所有城市。
交通的便利,不断缩短着京津冀的时空距离。
在生态领域,位于河北省的潘家口水库,是引滦入津的水源地,此前因网箱养鱼情况普遍,对下游的水质构成了极大危害。
为此,在中央有关部门牵头下,津冀两地共同签署《关于引滦入津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的协议》。眼下,水库里的网箱养鱼已经得到全面清理,水源地生态环境也持续向好,成为京津冀在生态领域协同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
得益于协同动作持续深入,京津冀区域竞争力也实现大幅提升。根据北京市统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0年来,京津冀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10.4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9倍。
而此次京津冀党政“一把手”的聚首,对于下一步的发展,也有了比较明确的主攻点——产业。尤其是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这也是三地“一把手”在座谈会上都提到的内容。
在叶堂林看来,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发力点就在于产业,要把京津冀的产业链衔接起来,形成“1+1+1>3”的优势,让京津冀的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竞争优势。
毫不夸张地说,在南北方经济发展不断分化的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思路,值得北方其他地区和城市借鉴。
尤其是青岛,作为经济总量仅次于北京和天津的“北方第三城”,确实有责任扛起引领北方地区发展的大旗。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青岛机会
首先,在山东省层面。
考虑到国家给山东的定位是“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工业基地”,作为双核之一的青岛需要当好“龙头”。
而处理好与济南的关系,实现高水平协作,不仅是被写进山东多份官方文件的重要举措,也是山东乐于见到的局面。
今年年初,山东省级层面印发《加快双心联动打造山东半岛城市群济青发展轴带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到加强济南、青岛中心城市联动,打造特色优势彰显、融合发展紧密、区域竞合共赢的济青发展轴带。
稍显遗憾的是,虽然省里面一直在积极推动两座城市的联动发展,但自两年前济南党政“一把手”带队来青学习考察后,两地至今再无类似规格的联动。
反观京津冀,不仅这样高规格的领导互访早已常态化,而且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机制、相关工作规则等均已审议通过,用白纸黑字明确了区域联动的工作重点。
其次,在青岛都市圈层面。
去年,青岛都市圈正式跻身国家级都市圈行列,而在《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中,针对2030年以及2035年两个阶段,分别设定了不同目标:
到2030年,青岛都市圈同城化关键领域不断突破,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空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协同创新高效、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
展望2035年,同城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有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在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中发挥引领作用,世界知名的现代化都市圈基本建成。
在两个阶段的目标中,均提到了同一个词——同城化。
青岛都市圈想要实现同城化,首先应该破题的领域就是交通。
事实上,在《规划》中,对于交通也着墨颇多,涵盖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提升市际公路通达能力以及打造公交“一小时通勤圈”等。
日前,莱州至青岛高速公路青岛段项目用地预审手续获得自然资源部正式批复,将于今年开工。
作为青岛都市圈南北向的交通大动脉,莱青高速的修建在补齐青岛北上交通短板的同时,也将大幅缩短莱州与青岛主城区之间通勤时间,进而带来更为密切的产业合作。
而这一项目成功获得国家批复,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青岛都市圈的政策红利正在持续释放。
青岛需要把握住这一机遇期,通过更加完善的交通配套,打开都市圈建设新局面。
此外,还有在青岛自身发展层面。
此前发布的《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对青岛提出了“到2025年,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实现位次前移”的目标。
眼下,随着身前宁波的发展日益稳健,青岛想要位次前移并不容易,这也就需要青岛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去年年底召开的青岛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今年重点经济工作时,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排在了首位。
而今年3月,青岛党政“一把手”在带队赴京走访期间,曾专门前往海淀区考察,对接洽谈合作事宜。
座谈会上,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就提到了要学习借鉴海淀区在打造科技创新生态、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好思路、好做法。
而在海淀区交流访问期间,青岛党政代表团也去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这两个项目均是科技创新属性明显且有一定辐射力和影响力的平台载体。
于青岛而言,在加强与北京相关资源联动的同时,对于京津冀将“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列为下一步工作重点的思路,也完全可以有所借鉴。
例如与工业制造业实力雄厚的“近邻”潍坊、烟台等城市进行重点产业链共建,通过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拓展产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
而这,或将成为决定青岛实现“位次前移”的一个关键胜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