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近日,青岛市政府发布2024年民生领域集中攻坚行动,着重围绕公共安全、居住环境、交通出行、培训机构监管、旅游市场秩序五个领域11项重点工作开展集中攻坚。
可以看到的是,聚焦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各个领域,青岛正“对症下药”深化改革创新,把各项实事干好。
毕竟,对于城市而言,只有持续不断改善和保障民生,发展才有强大而厚实的根基,像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也纷纷把民生需求作为发力空间,持续办好民生实事。
但不可忽视的是,民生工作面广量大,是一项长期工程,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以及科学的工作方法,青岛又该如何把民生发展的这篇文章做深做透?
城市心观察第1042期
撰文/冯亚楠
审校/张慧
要想做好民生工作,首先需要的便是主政者的重视和一以贯之的推进。
事实上,在履新青岛市委书记的表态发言中,曾赞荣就已明确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而他履新后的首次调研,关注的重点亦指向民生领域,并多次强调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
透过其对于民生工作的关注,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在城市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民生工作亦是重要板块。
在此次青岛发布的民生领域集中攻坚行动中,可以看到,与以往相比,重点突出了三个“更”。
其一,更加注重贴近民意、解决民忧。
知屋漏者在宇下,这意味着走进群众听取民意,方知民所需。
基于此,青岛提到通过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两会”建议提案、媒体监督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居民区私搭乱建治理、交通拥堵治理等群众反映强烈、投诉量较多的事项,进行处理落实。
其二,更加注重协同攻坚、统筹发力。
该方面主要是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回头看”和物业全覆盖以及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方面形成部门间的协同联动。
其三,更加注重回应关切、常态长效。
从百姓最关切的问题入手,青岛将加强食用农产品监管力度、开展燃气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全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安全领域事项列入攻坚。
不可忽视的是,把实事清单“列”实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扑下身子把具体事“做”实。
毕竟,民生工作抓好了可以为发展积蓄能量、增添后劲,若滞后则可能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放眼以北京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不管是经济水准还是人口数量,均排在前列,其背后离不开对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的久久为功。
3月12日上午,在北京召开的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强调要着力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
具体来看,则是紧扣“七有”“五性”,深化接诉即办、“每月一题”,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随后,4月18日,在北京市召开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他再次强调,要贴近群众需求,持续改善民生。
然而,没有高品质公共服务依托的城市注定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聚焦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北京提到持续推进养老家庭床位和普惠托位建设,有针对性地解决“老老人”“小小孩”问题。
以普惠托育为例,北京今年将从三个渠道新增普惠托位1万个,在以支持幼儿园开设托班为主渠道的同时,支持单位、社区办托,引导社会托位向普惠托位转型。
而关于社会托位转向普惠托位的积极性问题,2023年北京便发布了相关文件,明确社会托位“转普”可获得一定补贴,如场地为租用,可按照人数获取租金补贴,相关部门对于普惠托育机构的水电等费用也会给予优惠。
值得一提的是,为让民生问题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北京高度重视加强民生立法保障,积极开展集体合同条例(修订)、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养老服务条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办法等立项论证工作。
可以看到的是,做好民生工作不仅要“细而精”,还要“专而全”,完善制度、倾听民声、尊重民意、创新思路缺一不可,而青岛亦可学习借鉴北京的优秀经验做法。
眼下,对青岛而言,做好民生工作,不仅是对生活在这座城市的百姓负责,更是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做贡献的直观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