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个样” 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迎来多个新进展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一天一个样” 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迎来多个新进展

5月16日,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胶州湾12号”盾构机顺利接收;5月16日,全线最长明挖区间主体结构封顶;5月18日,广州路站主体结构封顶;5月19日,全线最后一台盾构机“胶州湾15号”在广州路站始发……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建设连续多日取得节点突破,真正做到“一天一个样”!

“一天一个样” 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迎来多个新进展

在青岛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监督指导下,由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第三建设分公司建设的青岛地铁8号线支线在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继5月初实现海尔大道站至温州路站区间(简称“海温区间”)成功下穿胶黄铁路重大节点之后,近日,又实现一台盾构机接收、全线最长明挖区间封顶、一座车站封顶、最后一台盾构机始发等多个重要节点。

泸兰区间右线盾构机顺利接收

5月16日,随着“胶州湾12号”盾构机破土而出,泸州路站至兰州西路站区间(简称“泸兰区间”)右线隧道提前35天顺利贯通。

“胶州湾12号”盾构机是全线第二台洞通接收的盾构机,泸兰区间右线也是全线第二个贯通的单线区间。泸兰区间为双洞单线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长度为835米。线路由泸州路站出发,沿杭州路下方铺设,向北方向下穿云溪河、杭州路实验小学桥、规划10号线区间后接入兰州西路站。

泸兰区间右线自3月1日始发以来,历时77天完成区间掘进。其中,4月份掘进352.5米,创下线路单月盾构掘进新纪录。

全线最长明挖区间主体结构封顶

5月16日,起点至大涧站区间(简称“起大区间”)明挖段(含风井)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此次封顶的起大区间明挖段(含风井)全长约382米,为线路最长明挖区间。其中,标准段宽10.8米,扩大端宽14.8米,混凝土总量共计12757立方米。

据介绍,施工过程中,针对工程周边环境复杂、基坑岩层强度高等重难点,青岛地铁组织各参建单位以BIM技术为支撑,建立风险模型,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和预案制定;组织设计、施工等单位优化硬岩基坑开挖与支撑架设施工工序,大幅度提高基坑开挖工效。施工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和工序验收,提前46天完成封顶,为后续顶板回填提供了良好作业条件。

广州路站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5月18日,广州路站主体结构最后一块顶板浇筑完成,这是全线在建11座车站中第6座封顶的车站,较计划提前40余天完成施工任务。

据介绍,广州路站两端均设盾构始发井,承担着广州路站至泸州路站区间(简称“广泸区间”)、福州南路站至广州路站区间(简称“福广区间”)盾构双始发的任务,为区间盾构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悉,广州路站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为11米,车站总长217米。车站处于胶州主干道及新老城区衔接处,车流量大、人口密集、商铺众多。为保障市民交通出行,在车站中部设置钢便桥一座,压缩了施工场地可利用面积。青岛地铁带领各参建单位,通过优化施工工艺,科学调整工序衔接作业,紧密安排各施工阶段工作任务,确保了工程进度。

全线最后一台盾构机始发

5月19日,广州路站至泸州路站区间(简称“广泸区间”)左线盾构机顺利始发。至此,8号线支线15台盾构机全部始发。广泸区间全长约1268米,双洞单线隧道,自广州路站始发,沿扬州东路向西敷设,最终沿杭州路向北进入泸州路站。

在盾构选型过程中,青岛地铁坚持安全性、可靠性和适应性为首要准则,在常规功能配置基础上新增了中盾注泥系统、同步注双液浆系统、盾构机操作远程智能化监控系统、有害气体自动化检测系统、风瓦电闭锁等多项功能,全面保障盾构机在地下区间安全高效掘进。

为实现盾构机顺利始发,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高标准完成盾构机始发前下井、调试安装、各项验收准备等工作。同时,通过精心研究施工方案,在常规始发设计的基础上,优化增加“钢套筒”始发设计,借助钢套筒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密封性,避免地层塌陷和洞门涌水涌砂,保证了“胶州湾15号”盾构机安全始发。

原标题:这条地铁线,一天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