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青岛分行  “科技创新与时代相交,融资融智与你我相通”论坛  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青岛
青岛 > 财经 > 正文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 “科技创新与时代相交,融资融智与你我相通”论坛 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6月5日,交通银行青岛分行“科技创新与时代相交,融资融智与你我相通”论坛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全面解读“交银科创”品牌,启动“交银科创”经济学家系列讲坛。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教授作为“交银科创”经济学家系列讲坛的首位演讲嘉宾做主题演讲,展望“中国当下宏观经济”。青岛近400家科创企业受邀参加论坛。

论坛开始,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副行长贺飚代表交通银行青岛分行致欢迎辞,向莅临的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贺飚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扎根岛城这片沃土,坚持服务民生、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赢。正是得益于大家的信任和支持,青岛分行的经营发展才能稳步前进,2023年,分行表内外融资余额2646.95亿元,增量463.26亿元,增幅21.21%,被青岛市金融工作领导小组授予青岛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先进称号,绩效考核首次在全国交行系统排名第1。

贺飚先生说,今年以来,交通银行一以贯之的落实中央要求,围绕科技金融,持续强化服务能级,打造了涵盖四大产品和三大场景的“交银科创”服务体系,为不同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包括贷款、股权投资、债券融资、科技租赁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助力科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截至5月末,青岛分行已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表内贷款183.43亿元,较年初新增35.04亿元,增幅23.61%。

科技创新与时代相交,融资融智与你我相通!为了更好地透析经济形势,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交通银行青岛分行特举办“交银科创经济学家系列讲坛”。邀请樊纲教授,为我们现场解惑答疑。

“交银科创”将以“一件事”的专注、“一辈子”的坚守,不断丰富金融产品,优化业务流程,通过提供“便捷可获得”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陪伴企业共同成长,持续为青岛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赋能,为青岛市科创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贡献交行力量。

青岛市委金融办副主任、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许德林应邀出席论坛并致辞。

许先生在致辞中说,青岛市加快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协同推进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打造金融支持科技创新良好生态。

近年来,青岛市通过科技信贷“白名单”制度、科技金融投贷联动模式、科技与金融融合补助资金、科技金融特派员专项行动等一系列创新政策,打通科技金融“堵点”,加快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在政府政策引导下,以交通银行等为代表的岛城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科技金融主力军,通过整合各类金融要素和服务资源,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打造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产品体系,以“金融+科技”持续助力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青岛市科技信贷“白名单”涵盖9100余家科技型企业,投放信贷超860亿元;累计培养科技金融特派员330余人,服务企业7000多家,帮助企业获得融资280亿元,辅导6家科技型企业成功上市。在5月28日刚刚举行的2024年青岛创投风投大会上,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耿涛发布了《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支持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和《青岛市进一步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两大政策,以更大力度汇聚金融资源,推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青岛市委金融办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部署,协同岛城金融机构,持续优化科技金融展业模式,不断创新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持续深化与科创企业的良性互动和密切合作,探索打造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青岛模式”,为青岛市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开创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发展新格局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随后,交通银行总行公司机构业务部副总经理周建明先生做主题推介,全方位介绍了“交银科创”品牌,解读“交银科创”服务青岛科创企业的科技金融服务方案。

交通银行将科技金融作为战略特色,发挥自身金融科技和全牌照优势,整合集团资源、重塑产品服务,打造“交银科创”品牌,创新推出“四大产品体系+三种场景生态”金融服务模式。围绕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企业需求,精准匹配“股、贷、债、租”一揽子金融服务;聚焦产业链、科创圈、科技园三大场景生态,发挥金融桥梁纽带作用,有效串联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全方位陪伴企业成长。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凭敏锐洞察力布局科技金融,聚焦科创型企业发展难题,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场景覆盖、全方位赋能的金融解决方案。

精准为要,“量体裁衣”服务科技创新

众所周知,科创企业普遍“轻资产、重知产”,这一特征在银行传统信贷模式下难以融资。为解科创企业融资之困,交通银行青岛分行“量体裁衣”,精准服务科技创新。

搭建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交通银行青岛分行针对科技型企业特征,建立了“1+N”科技型企业评价模型,模型包含人力资本、科研创新、经营成效、社会认可、行业地位五个维度,实现全国60万户科技型企业进行全面评价,并在科技金融业务营销、产品研发、授信审批、贷投后管理等场景实现应用。通过充分挖掘评价体系对业务的促进和场景应用,更全面地了解科技型企业,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引导授信向科技金融倾斜。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发做大做优科技领军企业、科技型骨干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客群。重点支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及普惠型科技型民营企业,提高中长期贷款投放。加大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主业相对集中于实体经济、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但暂时遇困的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搭建科技金融客户数据库。交通银行青岛分行还整合内外部资源,搭建了科技金融客户数据库。数据库包含工信部、科技部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可实现数据定期更新,并设置了各类客户属性、业务合作信息等多维度客户标签,配套全生命三大周期十大场景服务方案,通过全方位“画像”对企业开展精准服务。

“商行+投行”,实现全生命周期服务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凭敏锐洞察力布局科技金融,聚焦科技型企业发展难题,以“商行+投行”为“底座”,对科技企业实行分层分类管理,提供全生命周期、全场景覆盖、全方位赋能的金融解决方案。

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对初创期企业,积极拓展科创易贷等创新性金融产品;对成长期企业,通过研发贷、贸易融资等产品,培育具备核心竞争力和成长性的客户群体;对成熟期企业,发挥交银集团综合化经营优势,加强“投贷债联动”等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满足企业盘活资产、降负债率等个性化业务需求。

“商行+投行”的综合化解决方案。打造“商行+投行”“境内+境外”“融资+融智+融技+投资”“贷+债+股”四位一体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提供全周期、全流程、全市场、智能化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青岛某股份有限公司并购上海某汽车网零部件有限公司股权。联合交银租赁,为某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投放融资租赁5亿元。成功发行青岛某集团定向债务融资工具(混合型科创票据),成为全国首笔置换“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混合型科创票据,山东省首单混合型科创票据,创山东省近三年同品种、同期限历史最低票面利率。

开展白名单企业对接。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打通融资堵点,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科技型白名单企业贷款增幅超25%,“专精特新”白名单企业贷款增幅超100%。人行货币信贷政策执行情况考核中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同业排名第一。

数字化助力,加大科技产品和服务创新

面对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浪潮,交通银行青岛分行积极运用金融科技,围绕线上化、数据化、智能化、平台化、生态化,全面推动客户、渠道、业务、产品、管理的数字化重塑,以数字化助力科技创新。

加大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加快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转型。深入对接数字化、区块链产业链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可拆分、可流转的特点,突破现有产业链融资仅服务一级供应商的限制,为更多小微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为国内家电龙头集团打造了“核心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交行”的供应链金融平台,通过核心系统对接,实现企业融资申请“秒”到账。2023年,交通银行青岛分行线上产业链融资122亿元,同比增幅158%。

加快信贷产品创新升级。针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推出了“科创易贷”、“专精特新贷”、“人才贷”等,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创新推出“高新贷”产品,专门用于扶持青岛高新区内小微企业的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类业务。已累计为40余户发放“人才贷”、“高新贷”等科创贷款2.52亿元。

推动供应链票据发展。交通银行运用电子商业汇票“秒贴”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客户在线融资服务效率,足不出户即可实现贴现快速到账。同时,交通银行积极进行供应链票据系统推广,为国内家电制造龙头完成青岛市首家供票系统对接并成功放款,助其打造了全生命周期的供应链流转,助力为更多科技型企业赋能。已累计为科技型企业供票贴现2.88亿元。

打通科技与金融的专业壁垒,启动“交银科创”经济学家系列讲坛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立足青岛,服务青岛。

作为金融服务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银行青岛分行重点打造“交银科创经济学家系列讲坛”,将陆续邀请著名经济学家,关注当下金融热点,解读科技金融,服务青岛科创企业。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教授;青岛市委金融办副主任、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长许德林;交通银行总行公司机构业务部副总经理周建明;海尔集团副总裁,首席财务官邵新智;青岛双星集团总裁张军华;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副行长贺飚,共同启动 “交银科创经济学家系列讲坛”。

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教授作为“交银科创”经济学家系列讲坛的首位演讲嘉宾,以《中国的经济波动与长期增长》为题,展望“中国当下宏观经济”。

樊纲教授在演讲中,从“短期内,各种因素导致中国经济出现波动”;“ 长期内,‘大变局’之下,潜在增长率也会有所下降”;“ 争议的问题:当前的低增长,是短期的‘周期性低谷’,还是长期‘衰退’的开始?”;“中国经济中的‘亮点’与韧性。”;“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全球产业链的调整与中国企业的‘跨国化’”;六个维度深入解读“中国当下宏观经济”。。

樊纲教授表示,“中国经济出现波动”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中的“亮点”与韧性突出:在一些领域,新技术产业在国际比较中已经占居先进地位,比如电动汽车,新能源技术,AI,制造业的数字化,生物医药等,中国传统制造业基础雄厚,产业链条完备,创新、创业的活力有所增强;中国每年毕业500万以上的工程师,“中级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开始形成;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在加大;产业内部结构调整进行中;城市群的发展,创造新的需求;

新型的全球化,我们更加开放,对更多的国家开放,对更多的产业开放,向更多的企业开放,通过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发挥后发优势,增加我们的知识存量,获得创新能力。

专精专注 “一辈子”的时间干好“一件事”,坚定不移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服务科技创新本身就是金融业的职责使命。

展望未来,作为中央金融企业和国有大行,交通银行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紧扣金融强国建设目标,以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文章为着力点和突破点,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为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交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