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新品种和栽培管理新技术 为青岛蓝莓产业把脉定向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分享新品种和栽培管理新技术 为青岛蓝莓产业把脉定向

六月盛夏,万物勃发。6月14日,正值2024青岛种业博览会举办之际,一场别开生面的盛宴——蓝莓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拉开帷幕。会议采用专家讲授、研讨交流、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享蓝莓新品种和栽培管理新技术,提高蓝莓生产管理水平,为青岛蓝莓产业把脉定向,助推高质量发展。

分享新品种和栽培管理新技术 为青岛蓝莓产业把脉定向

专家学者共谋蓝莓发展良策

蓝莓作为一种时尚水果,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消费者追捧的热门选择。青岛作为全国知名的蓝莓产区,目前种植面积达10余万亩,年产量4余万吨,年产值约13亿元。高质量发展区域蓝莓产业,新品种新技术无疑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几年,青岛市设施蓝莓的基质栽培、绿色防控、精准肥水调控等先进种植管理技术推广迅速,设施蓝莓生产稳居全国前列,推动青岛蓝莓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研讨会上,来自国内、省级专家学者、种植户同台交流,共谋蓝莓发展良策。国家小浆果专家刘成、王贺新详细介绍当前国内外蓝莓产业发展现况、国内外蓝莓新品种培育情况,对蓝莓基质栽培、有机覆盖等关键环节提出指导性建议,为蓝莓产业发展增添“芯”动能。

辽宁省农科院研究员王兴东为与会人员分享温室采后修剪技术,讲授蓝莓促新梢、早萌芽的关键技术,为蓝莓提前上市开辟新路径。山东省科技特派员、青岛市蓝莓产业服务团团长赵洪海教授系统讲授了蓝莓产业高质量发展病虫害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为蓝莓产业绿色发展、安全生产提供科技支撑。

现场解答疑难企业收获颇丰

在青岛蓝莓科技小院,一颗颗饱满圆润的蓝莓缀满枝头。“我们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共建蓝莓科技小院,按照新品种、新装备、新产品、新技术四新标准建设,引进、选育蓝莓新品种,开展不同品种、不同基质容器、不同密度蓝莓盆栽新技术试验,研发出智能环境调控系统,建成自动物联网数字化管控系统新装备示范棚,打造国内一流的蓝莓种植基地,成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平台。”青岛蓝莓科技小院负责人王宝亮向与会人员介绍。

活动期间,青岛蓝莓科技小院技术顾问丁启正就蓝莓基质配方、苗木培育、种植模式、树体和花果管理以及果实采收、贮藏包装、条件控制等技术也进行分享,并详细解答与会者的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了解到目前最新的蓝莓新品种,学到了很多新技术、新知识,对蓝莓产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加坚定了发展蓝莓种植的信心。”与会的青岛沃鑫农业种植有限公司基地经理杨顺科说。

巩固蓝莓产业全国领先地位

沙壤土、光照资源丰富、无霜期长、冬季气候温和、空气湿度大……优越的自然条件,让青岛成为中国最适宜种植蓝莓的区域之一。从2000年起,我国开始蓝莓规模化种植,青岛在国内最早建成蓝莓生产基地。为破解蓝莓栽培品种适应性差、成熟期集中、结构单一、品质退化等诸多难题,青岛市农技中心相继开展了蓝莓新品种引育、栽培管理技术集成推广、品牌创建等工作。

近年来,青岛市创新“1个基地+1个技术团队+N个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打造蓝莓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10余个,通过政产学研推用协同协作,加快蓝莓新品种引进繁育、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全市已培育蓝莓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0余家、200余家家庭农场,蓝莓产业规模、产业链条不断发展壮大,青岛蓝莓产业全国领先地位持续巩固。

本次研讨会由青岛市农技中心、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科技特派员青岛市蓝莓产业服务团、青岛西海岸省级农高区管委会和西海岸新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业内专家学者、全市农技推广技术骨干以及蓝莓生产企业、种植户代表等100余人参加研讨观摩。

原标题:青岛市举办蓝莓新品种新技术现场观摩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