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方面工作 青岛公安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四个方面工作 青岛公安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6月18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在行动”主题系列发布会第七场,介绍全市公安机关“以高水平安全 保障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顾清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张光磊,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局长王厚财,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副书记张杰录,市公安局户政处处长于水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四个方面工作 青岛公安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部署要求,切实增强“打头阵、当先锋”的责任担当,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全面深化平安青岛、法治青岛建设,持续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服务民生更加高效,城市治理精准推进,法治环境持续优化。重点抓了四个方面工作:

聚焦服务发展大局,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坚持“经济社会发展到哪里,公安机关就服务保障到哪里”,主动融入发展大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聚力创新制度供给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吸引人才人口集聚,中心城区“零门槛”落户。在青岛市民中心、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上合示范区建成启用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办理外籍人才永居证件数量同比提升1.3倍。往来港澳“个人旅游签注”、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等7项新政落地实施,服务保障3.1万人次,助力提升城市活力。

聚力推进城市治理 牵头实体化运行交通拥堵治理专班,“一点一策”系统推进堵点治理,加强学校、医院、景区、商圈周边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持续整治“飙车炸街”、乱停车、外卖快递车辆闯红灯等交通乱象。主动靠前、高效联动处置涉旅游举报投诉、矛盾纠纷,联合开展海上旅游、机场“黄牛”等专项整治,助力提升城市旅游品质。

聚力保障企业发展 制定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和企业实施方案,全面推行项目警官负责制,打造16个服务团队,前置567处驻企警务室、流动人口服务站,“上门办”公安业务8万余人次。常态开展“问需、问策、问难”活动,健全涉企警情快速响应机制,走访企业9700余家(次),协调解决问题1200余件。

聚焦便民利企服务,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

紧紧围绕企业发展和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深化便民利企改革,不断提升服务管理质效。

深化服务标准化建设 打造三级政务服务标准化服务体系,聚焦事项目录、实施清单、规范执行、服务方式、监督评价等方面,制定437项标准化实施清单,实行“一次性告知”和“首接负责制”,推动公安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标准化提升”。

优化便民服务质效 市级103项、区(市)级97项、镇(街)级117项公安政务服务实现“一窗通办”,86项公安服务通过“爱山东”APP实现“一网通办”,户口迁移、机动车转籍登记等25项公安业务实现“跨域通办”。出入境证件“一拍即核”列入省政府典型案例。打造547个基层交管服务网点,群众“就近办”车驾管业务226万笔。在上合示范区前置“综合保障服务中心”,35项高频业务“不出园区,一站解决”。

简化行政许可审批 深化涉企服务“一件事”改革,企业开办、变更、注销“一事全办”,机动车解抵押、大型活动安全许可“全程网办”。货车电子通行码网上“即申即办”,放宽中型厢式货车通行限制,123家机动车检测机构推行“一站式”服务,积极探索旅馆业“一业一证”改革,保障服务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聚焦守护人民安宁,提升城市安全品质

锚定民生关切,深入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精细落实打防管控措施,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依法严打违法犯罪 始终把打击锋芒对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深化禁毒人民战争,依法严打涉枪涉爆、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高标准建设市、区(市)两级侦查中心,破获刑事案件同比提高64.7%。抢劫、伤害等八类暴力犯罪案件同比下降11.2%,命案现案保持全破,攻坚突破命案积案6起,时间跨度最长的达32年,电诈犯罪破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提高63.6%、37.4%。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严打合同诈骗、损害商业信誉、侵犯商业秘密等经济犯罪,挽回损失3亿余元。建立涉众型经济犯罪一体化防控机制,联合设立100家“阳光工作站”,开展“金盾助企、知产护航”专项行动,与13家知名企业签订警企联合知产刑事保护协议,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深化社会治安治理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党委政府领导下,滚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6万起。严密社会面巡防,加强重点部位治安整治,提升社会治安掌控力。推进派出所工作标准化建设,优化整合派出所28个,布建警务室671个,推动派出所与社区治理、社区警务与网格化管理融合联动,提升派出所“主防”质效。

聚焦规范执法行为,推进法治公安建设

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法治公安建设源头治理攻坚,把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落到实处。

坚持民意引领警务 去年7月份,上线运行“民意110”,开通“968110”专线,对户政、出入境、车驾管服务窗口和110、122接处警5大类业务数据全量监测分析,回访督办整改,办结群众诉求1.7万件,“12345”群众诉求满意率、解决率持续提升。为进一步加强社会监督,更好地统筹办理回应社情民意诉求,将“968110”电话统一作为公安执法管理监督电话,整合贯通民意诉求渠道,全量汇聚数据资源,重构业务督办流程,条块联动分工负责,构建全链条全要素监督管理体系,着力从源头上严格规范执法、提升警务质效。

严密执法监督管理 建成13个一体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深化“破现案、清积案”源头治理攻坚,新发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办结率“双上升”。持续整治执法突出问题,规范涉企执法办案,落实亲清警企关系正负面清单,稳慎适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和查封扣押冻结措施,不断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

提升监管服务效能 健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开展大数据监管、“非接触式”执法,实现“一次检查、全面体检”,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干扰。严格包容审慎执法,“首违轻微不罚”清单由6项拓展至20项。

原标题:青岛公安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