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舞者重拾舞蹈梦“保留腘绳肌止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在青岛首获成功
青岛
青岛 > 医疗 > 正文

让舞者重拾舞蹈梦“保留腘绳肌止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在青岛首获成功

近日,青岛市市立医院骨科中心本部运动医学科主任张其亮团队为一名因交叉韧带断裂长期陷入困境的舞蹈艺术家成功实施了青岛首例保留腘绳肌止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这一技术不仅解决了患者长久以来的病痛,更为其重启舞蹈梦想铺平了道路。

舞者之痛:交叉韧带损伤与职业冲突的难题

在舞蹈的世界里,优雅的舞姿和精准的动作是每一位舞者追求的目标。从事舞蹈工作的王女士(化名)受交叉韧带断裂的困扰已三年,虽多方求医,但手术方法都需要在胫骨侧使用内固定物,她担心术后跪姿会引发疼痛,这对于一名频繁需要跪姿表演的舞蹈家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跨越的障碍,因此王女士迟迟未能下定决心接受手术。

新术亮相:个性化手术方案点亮康复新希望

近日,王女士在市立医院骨科中心终于看到了康复的希望。本部运动医学科主任张其亮为她介绍了一种新术式——“保留腘绳肌止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这种术式可避免在胫骨上使用内固定物,只要王女士的肌腱长度满足手术条件,医生就会采用保留肌腱止点的技术进行手术,同时还能保留移植肌腱止点的血运,为肌腱与骨道的后期愈合创造更加有利条件。

“通常情况下,女性身高超过165厘米、男性身高超过170厘米的患者,其肌腱长度一般都能满足手术所需的大于20厘米的条件。”张主任讲解,即使王女士的肌腱长度不符合该术式要求,仍可以为她进行微创“全内重建术”,使用小型钛板替代传统的固定方式,也会大幅降低跳舞跪姿时的疼痛情况。

听到这里,王女士终于下定决心接受手术。

成功实施:青岛首例保留腘绳肌止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5月9日,张其亮主任团队为王女士进行手术,术中发现其腘绳肌肌腱(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长度均超20厘米,直径8毫米,满足保留止点重建的标准,于是团队成功为她实施了保留腘绳肌腱(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止点的重建。手术中,仅在股骨侧使用了一个固定钛板,胫骨侧则选择了穿骨固定的方式,没有使用任何内固定物。患者术后反应非常好,第二天就能佩戴膝关节支具完全负重行走,第三天膝关节就能被动屈曲到90度,并顺利出院。

据悉,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在青岛尚属首例。作为张其亮主任团队多年研究的成果,该技术不仅为普通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更为职业特殊、需求更高的患者带来了希望的曙光,有望显著提升他们的康复效果。

持续突破:运动医学团队深耕韧带重建领域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作为一种微创方法,已经成为目前运动医学科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的经典手术,然而随着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年轻化、运动需求以及运动方式的多样化,每位患者对于前交叉韧带重建的要求也逐步呈现出个体化和特殊化的趋势。

“团队新技术的开展,正是源于这种个体化需求的推动。”张其亮主任介绍,对于现役运动员而言,可以优先考虑人工韧带重建,以便在术后短期内恢复运动量;而骨骺未闭合的青少年患者,则要采用不伤骨骺的重建方式,避免影响肢体生长;足球爱好者合适进行全内重建,最大程度保留屈肌力量,实现拮抗肌群的力偶平衡;体操爱好者,则需要尽可能的进行保留残端的重建,以期获得更好的本体感觉……运动医学科团队深耕于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技术探索,先后开展了双束重建、保留残端重建、保留骺板重建、全内重建、保留腘绳肌止点重建等先进技术,以期为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提供更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助力患者早日“重返运动”,实现最理想的康复目标。

专家介绍

张其亮 青岛市市立医院骨科中心本部运动医学科主任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擅长关节镜微创手术、髋膝关节置换、运动创伤治疗及康复。

本部运动医学科门诊:周一上午 周四上午

东院运动医学科门诊:周三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