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超越天津?“时间表”有了!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青岛超越天津?“时间表”有了!

“北方第二城”之争,波澜再起。

今年上半年,GDP增速未能跑赢全国大盘的天津,不仅在半年总量上首次被宁波超过,领先青岛的优势也缩小到150亿元之内。天津的萎靡,让青岛看到了位次前移的希望,也又一次引发了坊间关于“北方第二城”的讨论。

但事实上,作为老牌直辖市,天津并没有看起来那般孱弱,其综合实力仍然要比青岛高出一筹,仅用GDP来衡量青岛与天津的差距,未免有失偏颇。

对青岛而言,向“北方第二城”发起冲击,要做的功课还有很多。

青岛GDP快速逼近天津

图片

进入21世纪以来,天津与青岛在GDP上领先的优势,先是逐步缩小,紧接着又快速拉大,直到当下又在持续缩小。

本世纪初,天津经济总量是青岛的1.34倍,而双方绝对差值最大则出现在2014年,彼时天津领先青岛的优势超过2500亿元。

但此后,受多重因素影响,天津领先的优势不断缩水。

去年全年,天津经济总量仅为青岛的1.06倍,系本世纪以来最小。同时,青岛也自2008年以来,首次将双方总量差距追赶到千亿以内。今年上半年,青岛延续强势表现,在增速与增量上双双跑赢天津,继续迫近追赶的脚步。

考虑到前些年与青岛经济总量接近的宁波已经实现对天津的反超,外界自然也会将目光投向青岛,关注青岛与天津之间对于“北方第二城”的争夺,就像前些年青岛那场轰轰烈烈的“北方第三城”保卫战一样。

不过,相较于此前青岛是“守位者”,此番青岛是以“挑战者”的姿态,向天津发起冲击。甚至于在某种程度上说,青岛身上所背负的,是整个山东的期许:“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实现位次前移”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近年来,作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龙头”,青岛在与曾经的“挑战者”杭州、南京、宁波等的近身缠斗中,最终都以失利告终,这也导致青岛在全国的经济位次一再下滑。

这些年来,青岛除了实现对无锡的反超,几乎再无位次上的变化,这固然证明了城市发展的稳健,但作为山东的“门面”,青岛的表现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相较而言,广东(深圳和广州)、江苏(苏州和南京)各有两座城市经济总量排在全国前十,浙江也有杭州这一代表,且宁波眼下也对前十虎视眈眈。

因此,山东省层面是非常希望青岛能够超越天津的,甚至在天津之外,山东还对青岛寄予了更大的期许。

图片

那么,在得到省里的“力挺”后,青岛到底还要多久才能超越天津?按照当下势头,两地差距从峰值2500多亿到不足千亿,一共用了九年的时间。

照着这个趋势,青岛与天津的排位攻防战或许很快就会见分晓。

但这样计算其实并不客观。在青岛向前追击同时,天津也不会坐以待毙,比如从增速上看,天津已经开始回暖。

一个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天津大力培育的新动能正在收获成效。今年上半年,天津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5%,快于全市规上工业3.1个百分点;工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加值增长9.1%,快于全市规上工业4.7个百分点。

眼下,青岛也在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但不得不说,天津制造业的家底相较青岛更为殷实,且过去几年来也储备了不少优质大项目。

因此,当天津开始走出对投资的路径依赖,重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青岛想要实现反超,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眼下,国家层面也在加码对于天津的支持。

日前,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审议,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印发实施,明确提到要推动滨海新区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作为天津的国家级新区,滨海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之于天津的重要性,如同西海岸新区之于青岛。

从过往来看,天津表现强劲的那些年,滨海新区的表现同样也称得上是突飞猛进。而随着滨海新区更改统计口径,天津GDP也由此失速。

但当国家层面再次为滨海新区的发展赋予政策红利,或将为天津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助力。

当然,青岛也不是没有机会,港口是其与天津竞争的一个重要筹码。

今年上半年,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19万标箱,规模位居全国第四、北方第一。

港口是外贸的晴雨表,而出口则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青岛而言,如何放大自身的港口优势,并将港口的优势与上合示范区、青岛自贸片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的战略红利叠加,将决定青岛未来外贸发展能否再进一步。

不过,考虑到外贸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容易受到产能、供需关系等的影响,这就要求青岛在放大自身既有优势的同时,还是要在实体经济上做好产业转型升级的文章,只有实体经济稳住了,青岛发展才会更有底气。

当然,考量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GDP只是一方面,资金、教育、医疗、交通等均是重要参考指标。而在这些领域中,天津“北方第二城”的地位,其实远没有GDP那般容易撼动。

青岛追上天津还要19年?

图片

衡量一个区域的发展水平,金融实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标准,而资金总量则能反映出城市的真实家底。

简单来说,城市资金总量包含一个城市的所有存款,主要有城市企业存款、居民存款、机关团体存款、财政性存款、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等。

因此,一座城市的资金总量越高,表明其吸附资金的能力也就越强,代表了外界对一座城市的发展越看好。

截至今年5月末,天津资金总量为46091.6亿元,而青岛的资金总量则为26686.2亿元,天津比青岛足足多了将近2万亿元。

依此排名,天津是当仁不让的“北方第二城”,且在全国也能跻身前十,而青岛在北方地区仅能排到第6位。

不过,从过去一段时间来看,青岛在资金总量上保持着不错的增长势头。

过去5年来,青岛资金总量平均增长率为10.5%,而天津则是7.7%,而这也与过去几年来青岛与天津在GDP增幅方面的表现相一致。

日前,资深财经评论员刘晓博也从资金总量的角度出发,结合两地近5年的平均增速,得出了“青岛追上天津还需要19年4个月”的结论。

不过现在的一个变数是,日前,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和天津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从支持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等方面,给予天津“真金白银”的支持。

对此,天津市政府副秘书长梁军在解读《意见》时也表示,《意见》的出台将助力天津加快建立符合高质量发展需要、经济发展趋势和城市发展定位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金融与全产业链深度协同,使金融创新更好服务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更好发挥金融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支撑作用。

眼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创新驱动阶段,重磅政策的红利在为天津注入更多“金融活水”同时,也将为其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助益。

从这个角度来说,青岛想要超越天津跻身“北方第二城”,看起来似乎是“天方夜谭”。

但对青岛而言,与其执着于一时的得失,倒不如从长计议,把重点放到长远的布局上。

首先,青岛应该继续坚定不移地布局新兴产业。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不仅附加值高,且能释放更多就业需求,而这也就会为城市集聚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从而刺激消费等内需的释放,进而为充盈城市资金池带来助益。

其次,在城市发展的软实力上,青岛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补齐短板,尤其是在教育、医疗、交通等基建领域,青岛需要继续加大攻坚力度,满足日益增长的民生需求。

如此,青岛进击“北方第二城”,也才更加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