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金字招牌,平度以节庆“葡”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擦亮金字招牌,平度以节庆“葡”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串串葡萄,撑起了硕果累累的兴旺产业,也带来了农民致富的乡村振兴。

金秋九月,硕果盈枝,位于平度市的大泽山镇,到处弥漫着葡萄的清香,一排排葡萄藤架排列整齐,密密匝匝的葡萄晶莹剔透、挂满枝头。在这里,一年一度的中国·大泽山葡萄节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

作为青岛乃至全国举办历史最为悠久的葡萄节庆活动,大泽山葡萄节见证了“大泽山葡萄”品牌打造的每一步历程,推动了当地葡萄产业的一步步壮大;同时也是平度探索“葡萄+文旅”深度融合乡村振兴的有益实践。

伴随节庆内涵愈加丰富、葡萄产业越做越强,平度积极探索“节庆+”,持续推动“节会经济+旅游文化”深度融合,“以节会拉动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增加群众收入”的乡村文化产业振兴新路径,愈发清晰。

品牌之力跃级,大泽山葡萄节“新”意足

38年前,一串葡萄在大泽山下唱响丰收的喜悦;38年来,大泽山葡萄这个享誉全国的著名品牌,已然成为平度“葡写振兴”的地域名片,打开了百姓致富增收的大门。

9月7日,第38届中国·大泽山葡萄节在大泽山镇淄阳湖南岸“印象大泽”文化广场盛大开幕,这场为期2个月的葡萄盛宴将持续至10月下旬,以创新创意的演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当地非遗文化和葡萄特色,进一步放大“大泽山葡萄”品牌影响力,描绘乡村振兴的时代图景。

图片

本届葡萄节延续“山水大泽,葡写振兴”的节庆主题,在充分彰显大泽山葡萄“品质、绿色、健康”的同时,以葡萄搭建乡村振兴舞台,谱写“产业兴旺、文旅融合”崭新篇章。

从“养在深山人不识”到“大泽山葡萄美名传”,从卖葡萄到卖品牌、卖文化、卖旅游……一年年的创新探索,让大泽山葡萄节的形式更加新颖、反响更加热烈、知名度更加远播,节庆内涵也愈发丰富起来。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葡萄节也涌现了许多“新”元素。

开幕式前,平度特别策划拍摄了《爱在大泽山》创意微短剧,以大泽山葡萄为背景,借葡萄的种植到成熟讲述大泽山的特色产业和乡村风貌,并融入平度热门景点、历史人文、乡村田园、民宿美食等具有本地特色的风土人情,展开了一幅活力满满、温情与机遇并存的美好画卷。

以大泽山葡萄为灵感设计的“葡葡”与“萄萄”吉祥物,也在本届葡萄节正式亮相,灵动活泼的公仔形象,展现了大泽山葡萄的独特魅力以及所蕴含的自然之味与地域风情。

图片

同时,为深入贯彻为民办节的理念,本届葡萄节设计开通了葡萄节公交专线,并加载葡萄节专属“皮肤”,打造“公交+文旅”一线多景的绿色、舒适、便捷出游方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此外,开幕式设置了齐鲁云采直播间开展现场直播,邀请青岛及平度有影响力的网红进行实地探访、带货直播;创新“葡萄宫格”设计葡萄文创礼盒,打造高端精品礼品,实现大泽山葡萄优质优价;联动青岛王哥庄大馒头,制作大泽山葡萄主题花样馒头,入驻青岛特产店;同时在乡村组织村晚活动,让村民唱主角,鼓励老百姓自编、自导、自演“接地气”的文艺节目……葡萄节期间“周周有活动,村村有好戏”,为广大市民与游客奉上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供给“大餐”。

图片

一轮轮创意十足的巡游表演,展示着大泽山葡萄的丰收场景;一场场“接地气”的群众好戏,释放出乡村文旅的“烟火气”;一次次节会期间的创新探索,则推动着大泽山葡萄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

翻开“大泽山葡萄节”这张地域名片,平度以节造势、以节聚人的积极探索成果斐然;而当我们走进大泽山,一片片葡萄藤下,是产业兴旺、文旅融合的累累硕果。

这背后,离不开越做越强的葡萄产业和持续深化的文旅融合作为支撑。

图片


节庆+文旅,葡萄产业拓宽振兴之路

西有吐鲁番,东有大泽山。

作为“中国葡萄之乡”,大泽山葡萄的种植最早可追溯到汉代,栽培历史延续了2100多年,其出产的优质葡萄被命名为“中华名果”,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

目前,大泽山镇葡萄种植面积约3.5万多亩,拥有葡萄品种300余个,拥有葡萄品种300余个,年产葡萄5万余吨,葡萄产值8亿元,“大泽山葡萄”区域品牌价值达36.83亿元,撑起了全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半壁江山。

图片

王修文/摄

同时,大泽山镇旅游资源丰富,境内大泽山素有“鲁东名山”之美誉,是平度打造山水田园休闲旅游胜地的重要支撑。基于此处良好的葡萄、文旅产业基础,近年来大泽山镇将发展特色现代农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绘就了一幅“山水大泽 葡写振兴”的产业兴旺新图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

作为青岛市乡村振兴“主战场”之一,早在2022年,平度便以“绿色葡萄经济践行两山理论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目标定位,在大泽山镇打造了印象大泽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通过开展新质葡萄示范区、万亩葡园观光区、山水原乡体验区“三区”建设,全力构筑平度乡村振兴新高地。

近年来,片区依托葡萄品牌,逐步实施葡萄设施栽培、大田改良、观光采摘、泽山民宿等项目50余个,加快培育一条齐聚葡萄产业、观光采摘、民宿旅游等要素的“三产融合”30亿元葡萄全产业链。

图片

而大泽山镇也借助印象大泽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大力发展壮大葡萄产业,深化与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山东农业大学以及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打造占地面积600亩地、总投资1.2亿元的大泽山葡萄产业领创谷,建设葡萄研发中心、新品种创推中心、冷链仓储物流中心三个中心以及葡萄育苗示范基地、生产技术推广基地、文化和研学基地三个基地,持续擦亮葡萄产业金字招牌。

在强化葡萄品质、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同时,大泽山镇也持续通过强化产业纵向衔接,进一步推动葡萄产销储融合发展。

例如,不断探索做好葡萄初深加工,大力发展葡萄产业新业态,开发了冰葡萄酒、鲜葡萄汁、葡萄醋等系列新产品;在做好物流仓储上,则形成了“冬棚葡萄+春棚葡萄+露天葡萄+冷库葡萄”的全季节性葡萄产业链,依托乡村“智慧物流”,破解了困扰大泽山镇几十年的葡萄运输问题,打通葡萄销售“最初一公里”。

图片

图片

葡萄搭台,文旅唱戏。

以葡萄为媒介,大泽山镇积极发展以葡萄为特色产业的生态旅游,以高氏庄园、葡萄大观园两大优质园区,五龙埠、天池岭、芝莱山三大生态旅游风景区,“泽山名宿·响山潘民宿”等为依托,积极打造成特色鲜明、品牌突出的旅游目的地和集生态、民俗、文化、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旅游胜地。

其中,“葡萄+节庆+旅游”的产业新模式在葡萄节期间得到广泛实践。本届葡萄节,通过深挖大泽山葡萄文化内涵,策划打造了采摘游、亲子游、文化风光游等葡萄节精品旅游线路,并编制了平度文旅手绘地图和大泽山旅游导图,满足游客多样需求。

而聚焦节庆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大泽山镇还立足特有农业资源优势,以特色产业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通过高质量举办登山节、葡萄节、丰收节,健步行等节庆活动,深挖节庆文化内涵,每年吸引游客100多万,助力农民旅游增收2.5亿元。

图片

办好一个节,唱响一座城。

以大泽山葡萄节为代表,平度市正进一步探索“节庆+”,持续深化文旅融合,以节造势、以节聚人、以节赋能,通过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葡”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深耕特色产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对大泽山镇而言,历经38年的“大泽山葡萄节”像一张请柬,邀请来自四面八方的宾朋;又像一张地域名片,让五湖四海的人记住了大泽山;更是一把“金钥匙”,打开了百姓致富增收的大门。

而实现强村富民、促农增收,始终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核心目标。

近年来,大泽山镇不断深化“大泽山葡萄”品牌价值,把发展葡萄、文旅产业作为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通过扩大葡萄种植规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提升葡萄品质等方式,积极探索葡萄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之路,带领广大群众增收致富。

图片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玫瑰香葡萄价格首次突破均价10元/斤,今年玫瑰香葡萄价格依然保持着强劲的上升势头,将助力果农收入提高30%。

家中种了30余亩葡萄的种植户刘吉文,自葡萄成熟以来已经接待了前来采摘的市民2000余人次。今年,他还开通了网络平台账号,开始了线上卖葡萄。“加上卖出的葡萄,一季下来大约能收入60万元。”刘吉文如是说。

这背后,是大泽山镇加快推进葡萄产业园、设施栽培和冷链物流仓储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乡村智慧物流,打通葡萄网络销售渠道的有益尝试。

完善的物流运输模式为果农提供了操作简单、物流质量优异的果品销售和邮寄渠道,破解了困扰当地多年的葡萄运输难题。在此基础上,大泽山镇也积极探索“子女接单+果农派单”的家庭化电商运营模式,吸引在外务工青年返乡创业。

图片

同时,利用“政府+合作社+企业”的合作模式,大泽山镇与商超、电商平台、社区团购建立物流销售专线,实行葡萄订单管理及购销,如年均通过各电商平台销售葡萄200余万斤,让大泽山葡萄“枝头直抵舌头”。

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

解决了葡萄“运出去”难题的同时,大泽山镇也在提升游客“留下来”居住体验方面下足了功夫。

依托于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契机,大泽山镇与山东省港口集团、平度农旅集团等国有企业紧密合作,通过吸引社会资本、村集体收储老旧宅基地、成立强村共富公司、带动村民积极参与等方式,精心打造“泽山民宿”特色旅游住宿集群,可同时接待游客300多人,进一步带动乡村旅游由“一日游”向“两日游、多日游”转化,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图片

乡村振兴吹来东风,好产品带来了好“钱”景。随着大泽山葡萄产业的日渐兴旺,大泽山镇人民的致富路也实现了多样化与现代化。

而放眼平度,如大泽山镇一样的持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的例子,不在少数。锚定打造“绿色葡萄经济践行两山理论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目标,平度正以节庆助力特色产业升级,促进多元业态融合发展,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奋力打造农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