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止建设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或迎来转机。
10月9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化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期间,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会见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王云鹏一行。
在会见中,双方重点谈到了下一步的合作方向。值得关注的是,除了既有的北航青岛研究院项目外,王云鹏专门提到了要“推动双方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去年年底,青岛蓝谷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在建的青岛蓝谷北航青岛校区处于协议解除征求意见阶段,并表示“协议解除后还需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方面沟通反馈”。
随着此番北航与青岛新一轮合作协议达成,未来北航青岛校区所在的北航青岛科教新城项目能否出现反转,可谓备受期待。
需要指出的是,此番并非青岛与北航首次达成合作。
早在2016年,青岛就曾与北航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明确双方将建立长期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在与青岛“牵手”后,北航也相继为青岛带来了北航青岛研究院、北航青岛国际科教新城等多个项目。
其中,北航青岛研究院自落地崂山区以来,稳步运转,目前多项业内领先的成果在此诞生。
北航青岛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市政府、崂山区政府以及地方知名企业四方合作共建,设有北航虚拟现实研究院、北航微电子创新技术研究院、北航精密仪器与光电研究院、北航青岛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北航青岛空天技术应用研究院、未来科技研究院等6个创新技术与产业化融合的科创平台。
此次会见中,曾赞荣也重点提到了 青岛与北航在航空航天、虚拟现实、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良好合作基础 。
如作为青岛市集成电路高端测试设备制造领域“排头兵”的致真精密仪器(青岛)有限公司,就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所孵化。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青岛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集成电路产业的“链长”,由曾赞荣担任。
此外,今年8月,北航青岛研究院空天技术应用团队联合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功研制星载实时计算智能硬件平台,实现在低功耗情况下高效运行复杂的人工智能算法,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人工智能产业,同样是青岛正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基于前期双方良好的合作基础,曾赞荣也希望双方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共同推进北航青岛研究院建设发展,持续深化在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校地合作走深走实。
对此,王云鹏也明确表示,北航将以北航青岛研究院为桥梁纽带,深度融入青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双方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而王云鹏所提到的“更多成果”,也会让人更多联想到关注度颇高的北航青岛国际科教新城项目。
不同于北航青岛研究院的平稳运转,北航青岛国际科教新城项目,因国家层面收紧异地办学政策,令其未来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早在2016年底,青岛就曾与北航签署《青岛市人民政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北航青岛科教新城的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青岛蓝谷共建北航青岛科教新城,开展本科及以上全日制学历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学科专业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国际交流等,包括北航青岛校区(含国际校区)、北航科技园两个板块。
作为山东省重大工程,被寄予厚望的北航青岛科教新城,也得到了青岛市级层面的顶格推进。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国家层面一步步收紧异地办学政策,作为北航青岛科教新城一部分的北航青岛校区,也多次传出终止建设的消息,但官方层面始终未给予正面答复,多次表示 “项目正在推进” 。
及至去年年底,青岛蓝谷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官宣”:青岛市委市政府正在征求意见,拟解除与即墨区签订的建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的协议,并坦陈终止建设的原因是“按照教育部从严控制高校异地办学的政策,青岛市和即墨区不得不进行整改,之前签订的落地分校协议就要解除”。
这意味着,北航青岛校区建设陷入了停滞。
同时,针对既有开发土地后续利用问题,青岛蓝谷方面也表示因协议尚未正式解除,土地利用方向尚不明确,且协议解除后还需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方面沟通反馈,具体时间节点也不确定。后续将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来推动土地盘活利用。
要知道,早在2021年,北航青岛科教新城项目中的图书馆、主教学楼、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诸多设施就已封顶。
这些已经建好的建筑,后续如何使用,还需要青岛和北航方面协商。
毕竟,前期建设过程中资金已经投入,如果一直闲置下去,只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再者,此番被要求终止建设的只是北航青岛校区,而作为科教新城另一组成板块的北航科技园,实际上并未被叫停。
但根据相关报道显示,在202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科教新城项目就已经停工了。
至于后续项目能否继续推进,也需要青岛方面与北航继续深入沟通。
或许,随着此番青岛与北航达成新一轮的合作,将为双方后续处置好这些棘手问题,创造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