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定调!青岛这两个“国家级”领到新任务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中央定调!青岛这两个“国家级”领到新任务

自动播放

关键节点,青岛收获重要红利。

据新华社10月20日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建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我国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

同日,国家级经开区40周年座谈会在天津召开,会上进一步明确国家级经开区的定位:打造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当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先行者,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区,争做区域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

目前,在全国229家国家级经开区中,青岛占据两席,分别是首批设立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在2012年12月升格为“国家级”的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从过往成绩看,这两个国家级经开区确实担起了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创新的重任。而面向中央对国家级经开区提出的新要求,青岛下一步该怎么做?

凰探第1352期

撰文/庄建成

审校/张慧

之所以说青岛此番收获重磅红利,概因国家级经开区所聚焦的开放和产业,正是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能。

对于被明确要求“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实现位次前移”的青岛来说,如果此番能在中央层面对国家经开区的最新定调中,找到适合的发力点,无疑将有助于实现自身目标。

事实上,青岛经开区和胶州经开区各自所长,正涵盖了产业和开放这两大领域。

青岛经开区

位于西海岸新区的青岛经开区,是国家首批设立的14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彼时面积仅15平方公里。

此后,青岛经开区面积几经调整,直至2020年随着山东省层面进行功能区体制机制创新,青岛经开区面积正式确定为478平方公里。

面积变大的同时,青岛经开区经济总量也实现显著提升,2023年GDP已突破3000亿元,占全市比重将近五分之一。

经济总量的跃升,必然伴随产业的集聚。 比如已经初成气候的新型显示产业,这也是青岛市级层面明确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目前,青岛经开区已聚集京东方、富士康等一批龙头企业。

特别是京东方。作为青岛新型显示产业链链主企业,京东方落地青岛后,已带动项目所在的青岛开发区王台新动能产业基地集聚总投资2400多亿元的50余个“芯屏”产业项目。

根据公开报道显示,园区2023年产值已突破400亿元。

眼下,青岛经开区还在新型显示领域不断破局。

10月18日,青岛光电产业园超薄电子玻璃项目产品下线和点火投产活动举行。现场,青岛光电产业园第一块3D车载盖板下线,超薄电子玻璃项目Mini LED 背板生产线点火投产。

官方报道显示,此次投产的超薄电子玻璃项目年可生产MiniLED背板4000万平方米、3D车载盖板2400万片,主要为京东方、富士康、海尔、海信等龙头企业就近配套,可有效缓解新型显示上游核心基础材料“卡脖子”问题。

对青岛而言,配套能力的提升,不仅意味着会有更多产业链上的企业将“慕名而来”,更代表了实实在在的产值,而这些所指向的,都是产业规模的扩张,进而赋能城市经济发展。

胶州经开区

如果说青岛经开区长于产业,那么胶州经开区更注重开放。

2012年12月,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成为继青岛经开区之后,全市第二家国家级经开区。

发展至今,相较于胶州经开区,该区域更为人熟知的是,这里承载了上合示范区这一“国之重任”。

根据商务部2019年10月发布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显示, 上合示范区实施范围在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作为全国唯一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家级综合性开放载体,上合示范区被赋予了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任,现已成为国内企业走进上合组织国家的母港、上合组织国家企业进入中国的平台。

支撑上合示范区扩大开放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便捷的物流通道,而上合示范区构建国际物流大通道的优势,在于多式联运。

公开报道显示,自上合示范区启动建设以来,累计开行中欧班列突破4100列,通达23个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54个城市。

而围绕促进经贸合作,上合示范区创新性搭建了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丝路电商”综合服务基地等高能级平台载体。

特别要说一下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作为服务对外经贸合作、策源重大项目的“驱动器”,平台自2022年11月正式上线发布以来,已搭建经贸资讯服务中心、上线贸易撮合协调中心、建设跨境征信服务平台等,注册企业达1.5万余家。

得益于对“国之重任”多年来的落实,在商务部公布的2023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情况考核评价结果中,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也成功跻身全国百强行列。

当然,成绩只是一方面。对于青岛而言,想要真正激活发展动能,关键还是要透过此番40周年座谈会的召开,明确下一步的发力点。

领新任务后,如何做?

值得关注的是,此番座谈会专门安排部分国家级经开区负责同志作了发言,分别是天津经开区、广州经开区、武汉经开区、宜宾临港经开区、沈阳经开区。

一定程度上说,这些经开区的发展优势,也是青岛努力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这5个经开区也密集发声,或介绍发展经验,或明确下一步方向:

天津经开区将继续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上做示范、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当表率、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当标杆,做好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走在前列;

广州经开区始终牢牢抓住招商引资这条“生命线”,以“要素保障+营商环境”为重要抓手,围绕“三个选准”打造招商新模式,推动全区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武汉经开区坚持向产业转型要潜力,打造由1个五千亿级核心产业、3个千亿级主导产业、5个五百亿级新兴产业组成的“135”产业体系,特别是抢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新赛道,落地岚图、路特斯、猛士等7大新能源整车厂;

宜宾临港经开区紧紧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改革开放“四大抓手”,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沈阳经开区聚焦“谁来创新”,大力培育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全力支持建设中科(沈阳)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帮助沈鼓集团、北方重工等科创龙头企业与中科院开展密切合作。

客观来讲,武汉经开区的发展路径,与青岛经开区就有一定的相似性—— 抓新兴产业

对青岛经开区而言,下一步重点就要做好“新”的文章,一方面巩固提升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发展;另一方面注重科技创新,用好西海岸新区高校及科研院所资源富集的优势,做好科技成果转化的文章。

毕竟,新型显示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对人才和技术要求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