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第七大陆”的南极,是自然资源和人类科学研究的宝库。南极考察意义重大,作为一项久久为功的崇高事业,吸引着无数科学家前来探秘。
如今,一代又一代极地工作者为支撑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不畏艰险、奋战冰雪,推动我国极地事业实现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而这样的历程,正是中国海洋大学南极科考团队成长的缩影。
一闻战鼓意气生
如果问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在哪儿?那答案一定是南极。
这片14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称为“暴风雪的故乡”,有98%的地方都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冰层平均厚度约2000米,最低气温可达零下94.7℃。
2021年11月5日—2022年4月26日,中国海洋大学南极科考团队踏上了历时174天的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探索之路。
在驶向极地的路线上,浪打在船上似坚硬的铁板与船体碰撞,发出巨大的响声。在5米高的海浪面前,“雪龙”号似一叶扁舟,科考团员们仿佛乘坐了整整3天的海盗船。但大家的工作并未因此停滞,柜门的吱呀声、物品的掉落声,成了工作时的背景音。
经过近20天的破冰行驶,科考团终于抵达目的地。“几乎每一个到过南极的人,都无法忘记第一次见到南极大陆的心情。”极地的绝美寂静令第一次到南极的团员们震撼不已,纯净、魔幻、神秘、狂野……这是一种最原始、最纯粹生命的力量,因为这里是世界的尽头,真正的诗和远方。
随后,队员们经历了在西风带里“飞天探海”,在长城站上卸运货物,在海-冰之间探索科学的奥秘……在科学第一现场求知,在一次次看起来无法完成的任务中,探索自然与生命的边界。
朝碧海而暮苍梧
在南极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大陆上,任何严峻的考验都无法阻挡南极科考的步伐。
中国海洋大学南极科考团队步履坚定,迎难而上,克服了极端的自然环境、艰苦的科研条件和焦虑、孤独的心理压力,展现出坚忍不拔的科学家精神和苦中作乐的坚毅品质,甘做矢志科研的极地“孤勇者”。
在考察期间,每个团员们都奔波在科研一线,争分夺秒地完成对这片神秘土地的探索。
期间,团队成功布放和回收多套潜标系统,获得了多海域、多站位、多水层、多参数的水文数据及鱼类、海洋病毒等生物样品。值得一提的是,队员曹勇所在的海洋与大气学院还成功回收中国南极考察史上标体长度最长的一套潜标,为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获取了重要的支撑材料。
此外,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的王华龙副教授在第40次南极科考期间,收集到了400余个病毒丰度样品和二三十个病毒宏组学样品。在王华龙看来,开展极地海洋病毒研究意义深远。而这些样品也搭乘“雪龙2”号回到国内实验室,用于开展海洋病毒后续研究工作,例如研究南极不同站点海洋病毒的密度、多样性、基因组以及宿主预测等。
在南极这片澄净至极的亘古冰川,总有一些人要做先行者。
工贵其久,业贵其专。每一位科考团员心中都坚定着对冰雪世界的信念,前方的路还有很长,会面临各种挑战,只有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才能真正攻关高精尖技术。
远征星辰大海,传续极地精神
从1984年的南极初探,到今天的科研前沿,背后离不开一代代青年人才的培养和科学家精神的传承。
如今,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已于今年4月载誉归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也于年初建成,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极地,是人类不断探索,寻求更多可能性的目的地,40年栉风沐雨,回溯来时的路,是为了让未来更清晰、笃定。
在每一位极地科考团员的心中,当决定选择投身极地工作,不仅选择了诗和远方,更选择了对国家、对民族、对事业的担当。
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也是中国海洋大学建校100周年。自1984年派员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至今,中国海洋大学累计有236人次参加南北极现场考察。40年来,“海大人”在白色荒原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足迹。
经过不懈努力,“海大人”在极地海洋与冰-海相互作用过程、极地气候与全球海洋变化、极地海洋物质循环与海洋变化、极地生态学与生物资源、极地战略与治理、极地技术与应用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极地科学探索的有力推动者。
作为人类探索自然奥秘、探求新发展空间的重要事业,一代又一代“海大人”接力奔赴,积极践行“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的重要指示,展现出了做“顶天立地”的新时代海大人的气魄与抱负,在极地科考的伟大事业中,身体力行地实践“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