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亿元!青岛获中央资金支持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4亿元!青岛获中央资金支持

之于海洋,青岛短时间内连续获得中央与省级层面的双重肯定。

10月16日,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公布2025年中央财政支持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青岛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以综合评分第一名的成绩成功入围,将获得中央财政4亿元奖补资金支持。

10月23日-25日,山东党政“一把手”围绕“海洋”关键词,在青岛展开一系列行动。省委书记林武相继出席山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围绕海洋经济展开密集调研,并为海大百年校庆送上“厚礼”。

来自中央的支持和省级层面的期许,对于青岛来说,是肯定也是激励,期间所关联的相关领域,也为青岛如何在做好海洋这篇大文章,指明了方向。

先来看中央给予的 4亿元“大礼包”。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这是一笔专项用于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预算资金,将在青岛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 2025—2027年的建设期内到位支持。

据了解,青岛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总投资 5.17亿元,主要对鳌山湾海域实行退养还海,沙滩生态修复,护岸生态化改造,牡蛎礁、海藻场典型生态系统修复。

项目落地实施后,预计将完成生态修复总面积 92公顷,整治修复岸线8139米、湿地59公顷,进一步提升全市海岸生态系统防灾减灾功能与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等。

一般来说,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对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就该项目而言,这 4亿元既是保障,也是对青岛多年来积极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工作的肯定与激励。

近年来,青岛坚持绿色发展,实施生态养海,统筹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 “青岛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2023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等相继展开,推动成立自然碳汇研究院(青岛),灵山岛获评全国首个“负碳海岛”认证。

良好的生态是海洋的 “瑰宝”,唯有以生态优先的理念经略海洋,海洋福祉才能绵延不绝。

近年来,山东坚持陆海统筹,积极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出台《山东省 “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修订版)》等文件,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打好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动态整治入海排污口2万余个。

在 10月23日召开的山东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林武也专门强调,要聚力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深化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加快建立海洋碳汇机制,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次日下午,作为 2024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特色活动的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多边交流活动在西海岸新区举办。 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及企业家,围绕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碳汇交易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青岛西海岸新区唐岛湾海草床生态修复作为成功案例,在现场分享。

当下,高质量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青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新优势。 而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基础上,青岛持续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的发力点,也伴随着此番林武的青岛调研,进一步明确。

10月24日,林武在青岛先后走访考察了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航运贸易金融产业基地和山东省港口集团等企业运营和项目建设情况。

期间,他就这三个场所的重点海洋发展领域 ——海工装备、海洋渔业和港口航运,要求青岛塑强优势、补齐短板,持续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

值得关注的是,青岛今年首次提出建立 “4+2+4”海洋产业体系,对以海洋装备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以海洋渔业、港口航运为代表的优势产业等,均已早早展开布局。

从海洋产业增加值来看,我国海洋传统产业至今仍占绝对优势。就青岛而言, 今年上半年,青岛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671.6亿元,同比增长7.7%。海洋一、二、三大产业分别增长4.8%、8.2%和7.5%,海洋三大产业结构为2.3:47.5:50.2。

而随着经略海洋的深入,着力提升海洋传统产业发展能力,加快转型升级,塑造海洋传统产业新动能新优势,已成为青岛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的 工作重点 。

当然,在推动海洋传统产业提质升级的同时,林武也围绕强化科技引领、加快产业集聚等方面,对青岛提出新的期待。

他指出,要大力推进海洋领域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港口建设、生态保护、深化改革、开放合作、综合治理等,把全省海洋经济比较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全面胜势,加快建设海洋强省。

正如林武调研时所言: “山东最大的发展优势在海洋,最大的潜力和空间也在海洋。”

之于青岛,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