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记者从青岛市即墨区召开的生态环境领域第三批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措施新闻发布会获悉,《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第三批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于近日正式发布。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措施》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政直面市场主体需求出招发力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生态环境作为营商环境重点领域之一,承担着守牢生态环境底线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双重角色。在2023年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7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措施2.0版本》的基础上,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拟定了第三批优化营商环境惠企措施,先后征求了65家建设单位、8家环评单位、5位环保专家代表的意见建议,修改完善后出台。
《措施》主要包括六方面、十二条具体措施,重点围绕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优化监管执法方式、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聚焦市场需求,突出服务保障,聚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建设“生态+营商”双优环境,助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必将有力促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12条实打实、导向强、含金量高的新措施
环评审批方面,《措施》提出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一般建设项目与海洋工程(或辐射项目)环评“合并办”;环评审批与入河排污口审批(或入海排污口备案)“同步办”;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证核发“一体办”;辐射安全许可与放射诊疗许可跨部门“联合办”。对选址在完成规划环评的3个产业园区内的建设项目,可以简化环评文件选址分析、现状调查、环境质量监测等编制内容,审批部门可以简化上述内容审查。行业主管部门或辖区政府支持的新质生产力项目、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项目、民生基础设施项目,落实“提前服务”“一对一服务”和“现场帮扶服务”便捷措施。向社会开放“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系统公众端,协助研判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分区管控、饮用水源地、产业园区准入、产业政策、清洁生产先进工艺、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等初步符合性分析,服务企业项目的前期策划。
总量指标方面,在严格实施污染防治措施基础上,建设项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硫、颗粒物、化学需氧量的单项新增年排放量小于0.2吨,氨氮小于0.02吨的,免予提交污染物总量来源说明,新增总量由生态环境部门统筹替代来源,并纳入管理台账。
大气管控方面,鼓励引导企业环保绩效提级,列入环保绩效A级或绩效引领性的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自主采取减排措施,可以不停产、不限产。
执法监管方面,动态调整正面清单企业,适当扩大正面清单范围,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实施差异化监管。依托生态环境执法一体化平台,实行正面清单企业通过服务端APP上传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线上审核,实现“问题发现,及时处理,解决反馈”的线上闭环执法。充分利用无人机、自动监测平台、视频监控平台等智能手段进行线索摸排,根据情况适时开展现场帮扶、“专家体检”,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方案,提升企业环境管理水平。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补贴网上“一站式”服务,车主通过青岛市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淘汰补贴信息管理系统(微信小程序“柴油货车淘汰管理”),在线申请、办理和补贴资金审核拨付。
危废处置方面,依托试点单位,建设信息化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危险废物管理延伸服务,帮扶解决危险废物管理和处置困难的问题,全面提升小微企业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水平。
问需于企方面,结合环保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运行、危险废物管理、在线监控设施、环境监测等工作,开展深入企业调研走访、送政策送技术、解决困难问题活动,促进企业绿色发展。
前两批29条惠企措施收效明显
去年3月份和9月份,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结合区域实际,先后出台了“17+12”共29条惠企措施,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生态力量。今年以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持续深化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创新,有效推动创新环境更加活跃、政务环境更加高效、要素保障环境更加完善。
优化审批服务,助推项目建设。加强与发改、工信、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及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单位的沟通与联系,建立2024年度重大投资项目服务工作台账,对237个省市区重点项目提前介入,持续跟踪项目进展,准确掌握项目信息,协助解决项目遇到的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环评与排污许可全程服务,确保重大投资项目环评即来即审、应批尽批、能批快批。创新实施“打捆承诺审批”,18个水利项目一次审批1个工作日获得环评批复;为4个项目突破环评和排污许可“两证一体化”办理,压缩20个工作日;指导3个园区纳入全市“规划环评+告知承诺”试点,完成18个项目告知承诺审批,由13个工作日压缩到1天,环评批复立等可取。今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个,报告表150个,指导企业在线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319个,完成186个重点项目审批,为75个项目所需主要污染物寻找匹配替代源及出具总量确认书。
优化执法方式,减轻企业负担。实施正面清单管理制度并适时动态调整,对纳入清单的612企业通过在线监测、视频监控、用电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施非现场“无打扰”监管,累计开展非现场检查1146次,帮扶企业解决问题181个,保证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秉持“执法+服务”工作理念,与“环保管家”“环境医院”等第三方力量开展合作,聘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企业现场开展“体检式”全方位检查,开启政府、企业、第三方共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模式,先后为青岛墨林工贸有限公司、青岛海隆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等100余家企业制定“一企一策”升级改造方案,切实提升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和水平。联合法院建立“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制度,邀请重点企业代表开展环保法律座谈、交流等活动,通过法律释义、政策解读、典型案例研判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环保法律服务,今年以来,已开展“企业环保法律服务日”活动9次,为38家企业解决问题52个,开展送法入企5次、对企生态环境保护培训会3次,营造良好执法守法环境。
优化生态环境,推进美丽建设。为营商环境优化提供良好生态环境硬支撑,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坚持综合治理和重点突破,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推动全区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持续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深化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统筹”模式,坚持污染减排与生态扩容两手发力,有序推进崂山湾国家级“美丽海湾”创建工作,努力实现河湖海生态持续向好,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落实精准防治,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深入推进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加强地下水污染风险防范,确保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安全。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措施》的解读工作,使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营造生态环境领域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首善标准的业务指导和政务服务。同时,及时查找不足及时整改,时刻关注、准确把握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出现的新情况和新要求,及时更新优化营商环境举措,进一步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优良的发展环境。
原标题:6方面12条措施 青岛市即墨区生态环境领域再出新政 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