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世界一流营商环境!青岛自贸片区“心”意十足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剑指世界一流营商环境!青岛自贸片区“心”意十足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一个区域的“软实力”,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1月21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会上,省委书记林武强调,要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以改革“硬举措”优化发展“软环境”。

作为国家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自贸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其先天优势。

11月26日,青岛自贸片区、青岛中德生态园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暨企业家督导委员会聘任活动举行,现场发布《青岛自贸片区和中德生态园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以及《青岛自贸片区和中德生态园深入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若干举措》(以下简称《举措》),并组建成立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督导委员会,聘任来自片区8个组别的85位企业家担任督导委员。

不论是政策持续加码,还是激活市场主体“主人翁”意识,都彰显出了青岛自贸片区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的拳拳心意。

决心

“三四五六”背后的营商实践

在新的全球竞争语境下,营商环境已成为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

时间回到今年9月2日,在青岛自贸片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上,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副书记,青岛自贸片区管委主任,青岛中德生态园管委主任高善武说道:“我们坚信,未来的青岛自贸片区,将以更加强烈的担当为国家试制度,以更加突出的业绩为地方谋发展,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中不断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努力当好全市、全省开放发展排头兵,持续走在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前列。”

行动,是对决心最好的注释。

在26日召开的青岛自贸片区、青岛中德生态园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暨企业家督导委员会聘任活动上,《青岛自贸片区和中德生态园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和《青岛自贸片区和中德生态园深入推行服务型行政执法若干举措》同时发布,推出30条创新举措,展现片区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作为。

特别是《青岛自贸片区和中德生态园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其从4个方面推出18条新举措,旨在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助力青岛自贸片区“打头阵、当先锋”。

具体而言,《措施》可以归纳为“三四五六”,即:深化工程建设领域审批改革、市场主体登记改革、数字仓库试点创新“三项试点”;建设招商引资与项目服务“一张图”、服务型执法“一张网”、企业出海“一站式”、涉税诉求“一码通”的“四个系统”;推出创新激励、风险补偿、平台合作、品牌培育、产教联盟的“五项试点”;强企业金融支持、强企业人才服务、强知识产权保护、优企业航运成本、优企业运营成本、优政企联动机制的“六项服务”。

可以看到,青岛自贸片区十分清楚自身优势所在,也知道该如何用专业的方式,为企业做好服务,如强企业金融支持就聚焦于国际贸易、航运物流、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片区主导产业,引入社会资本,新设、扩容重点产业提升引导基金,服务区域内企业融资发展。

与此同时,《举措》的发布则进一步优化了片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助于更好地塑成公平的竞争环境。

据了解,《举措》从事前、事中、事后3个环节提出12项举措,把风险防控、靶向执法、回访帮扶同跟踪服务有机统一,真正做到行政执法全流程柔性、有效,其中的多项举措也都走到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全国首创“市场监管部门引导+公检法司联动+企业自治+行业协会自律”的企业风险防控服务体系,解决企业深层次的法治需求;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市场监管领域的执法“观察期”制度,标志着监管执法方式从“行政处罚”的结果导向转变为“合规溯源”的治理导向……

诸如“全国首创”“里程碑”等重量级举措,在青岛自贸片区竞相涌现,这既得益于片区“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优势,同样也彰显了片区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的真心实意。

总而言之,用积极主动、刀刃向内、触及本质的改革稳固营商环境的优化成果,让片区企业心无旁骛谋创新、搞发展,更好面向全球市场参与合作竞争,正是青岛自贸片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宗旨与意义。

走心

把企业家当成“自家人”

减去不必出现的环节、打破不应出现的壁垒、消除不应存在的模糊地带,青岛自贸片区将良好的营商环境交给市场主体,而市场主体必然也会更加坚定地选择片区。

获批五年来,青岛自贸片区已集聚市场主体约4.5万家,新引进世界500强中外投资项目72个、累计达到171个,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89个、过亿元内资项目758个。片区内“四上”企业也由获批前的161家增加到985家;累计在营企业和纳税主体分别是成立前总量的3.2倍、2.9倍,实现新增就业11.76万人,年均增长36.7%,以占全市0.46%的面积贡献4.7%的就业。

今年9月23日,青岛自贸片区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总投资额332亿元的36个重点项目落地,其中包括5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这其中不乏一些因为看好片区营商环境和发展潜力,而持续加码投资的“老朋友”。

世界500强企业德国大陆集团,就在双方既有合作的基础上,又落地了汽车零部件技术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团在亚太区重要的技术研发中心。

企业选择在一座城市落地发展,并不鲜见。但一家企业,愿意与一座城市携手,开创一个又一个新事业,一定证明了这里的营商环境,提振了企业家的投资信心与干事创业的热情。

诚然,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

“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为企业提供的服务有高度,有力度,有速度,有温度。依靠专业的人才储备和力量,片区管委主动为我们对接政策,帮助企业推广新职业标准并输出到海外,创造合作机遇。自19年落地自贸区以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业绩实现倍增,估值上涨525%,业务种类不断拓展,从最初的几人创业小公司,成长为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3D机器人视觉公司,离不开青岛自贸片区、中德生态园提供的优异‘土壤’”。谈及片区营商环境,青岛海之晨总经理陈栋感慨颇多。

今年在片区的指导下,青岛海之晨已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

而在优质项目纷至沓来、本土企业茁壮成长的背后,是青岛自贸片区真正把企业和企业家当成了“自家人”。

当然,“自家人”不是单纯嘴上套近乎,更多是真心实意的办事,有情有义的加持,感同身受的爱护和有求必应的在乎。

据青岛自贸片区营商环境部负责人唐华介绍,2024年以来,片区360度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共接收办理企业诉求10410件次,办理满意度9.8分(满分10分),汇总宣贯政策19484条,发布项目申报与政策兑现办事指南605项,助企兑现政策奖补1.8722亿元。

任何时候,形式和内容都是相辅相成的,此番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督导委员会的组建和青岛自贸片区对营商环境的打造,也是如此。

大会上,片区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家督导委员会正式组建成立,聘任来自片区8个组别的85位企业家担任督导委员,让他们发挥“参商督建”作用。

现场,青岛自贸片区企业家督导委员会主任、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建光也表示,企业家督导委员会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坚决履行好“参、督、商、建”职责和权力,支持政府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为广大企业家提供最大的发展便利。

督导委员会的设立,正是片区将企业家当成“自家人”的缩影,其将充分发挥企业家参与决策、业务督查、协商建议、成员共建等作用,虚心接受企业监督、听取企业意见建议,政企连心、一体推进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座城市来说,这种自家人的真心换真心,就是营商环境的实力,也是区域发展的竞争力。

恒心

久久为功优化营商环境

近年来,越来越多城市在支持企业家与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不遗余力,展现出极大诚意。

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上海,已连续七年开年聚焦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迭代升级;连续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的深圳,今年6月连发3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志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苏州,今年以市委一号文件形式发布实施《苏州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政策措施》。

从更高站位和更严要求视之,在言必称营商环境的当下,唯有保持一颗恒心,以久久为功的担当与作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能让一个区域的发展行稳致远。

事实上,此次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的召开,也延续了片区对于优化营商环境一直以来顶格推进的态势。

近年来,青岛自贸片区通过举办政企面对面座谈会,成立国际人才志愿服务团队、自贸公益讲师团、星期天工程师互助中心、专家智库、锋媒驿站等五支服务队,深化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提升行动等方式,持续推进高标准营商环境样板区建设。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会上,高善武也围绕更好地增强企业主体获得感、市场主体发展活力,更好地优化提升片区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明确了发力点:

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

二是全面推进服务型执法,打造宽严相济的法治环境;

三是强化土地、项目落地、金融、人才等配套服务,打造充分服务企业发展的要素环境;

四是提升国际化服务,打造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

在青岛自贸片区,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一个生动、具象的行为,更是一项常做常新、善作善成的工作。

流淌泽草木,润物细无声。营商环境如同“入口”,“标识”城市的独特魅力和迷人风采,“召唤”全球高能级资源要素纷至沓来。

以世界一流营商环境建设护航高质量发展,青岛自贸片区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