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第二城”之争,悬念再起。
随着2024年前三季度各地GDP数据出炉,全国城市座次逐渐清晰。
从2022年前三季青岛GDP距离天津少870亿元,到2023年同期缩小到500亿元以内,再到2024年同期两者差距大幅缩减至约275亿元(274.77亿),青岛在经济增长方面的强势表现,让外界对其在2025年“北方第二城”争夺战中的表现,寄予厚望。
从GDP的表现来看,青岛位次前移的希望,似乎已近在咫尺。
来到2025年,近年来在消费、GDP、人口、外贸方面均有不俗表现的青岛,在北方第二城争夺战中,究竟有多少胜算?
城市心观察第1080期
争夺北方第二城,青岛确实是有底气的。
这基于青岛与天津GDP差距的逐步缩小。
本世纪初,天津经济总量是青岛的1.34倍,而双方绝对差值最大则出现在2014年,彼时天津领先青岛的优势超过2500亿元。
2023年全年,天津经济总量仅为青岛的1.06倍,系本世纪以来最小。同时,青岛也自2008年以来,首次将双方总量差距追赶到千亿以内。
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前三季度,青岛全市生产总值12399.1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增速与全省持平,高于全国0.8个百分点。
再看天津,2024年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2673.8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
青岛约630亿的增量以及超过全国0.8个百分点的增速,再一次超过天津。而青岛与天津的差距也缩减至约275亿元(274.77亿)。
按照这个趋势,青岛赶超天津的可能性大增。
从消费方面来看,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青岛社消零总额实现5.1%的增长,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二位,全年社消零总额有望突破6600亿元,表现极为亮眼。
其中,“以旧换新”释放出强大的撬动力和牵引力。
据青岛市商务局数据,2024年青岛消费品以旧换新交易金额达195.82亿元。其中,带动家电消费144.73亿元,带动汽车消费50.35亿元;参与以旧换新的消费者数量超145万人次,带动汽车销售9.42万辆,带动家电销售134.72万台。
再从产业方面来看,青岛这两年经济增速快,离不开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提气。
工业表现是城市竞争中相当关键的胜负手。
2024年,青岛抓工业的动作不断。3月,青岛出台《关于加力实施工业经济稳增长强动能提质效年度九大行动的意见》,提出实施工业强市提振、科技创新引领、首季稳增长、规上工业扩量、技改升级焕新、优质项目支撑、产业结构提档、建群强链聚力以及数实融合赋能九大行动,共28条具体举措聚力推动新型工业化。
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青岛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4142亿元,增长7.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
青岛35个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为77.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2.3%,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7和2.9个百分点。
此外,2024年前8月,青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4.1%和2.8%。
在新兴产业方面,青岛市新型显示产业园,京东方移动显示模组制造工厂建成模组产线53条、通过认证47条,产能加快释放;青岛市虚拟现实产业园,园区已落户歌尔、大朋VR、京东方艺云等全产业链条的龙头骨干企业40余家,将力争年内新引进产业项目30个以上……
再看外贸,对青岛而言,港口是最大的资源禀赋。2024年前三季度,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33亿吨,同比增长5.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1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8.0%,新增航线15条,目前航线总数达230条(外贸航线200条,内贸航线30条),位居北方港口第一。
不过,资金总量也是衡量一个区域发展水平很重要的参考标准。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末,天津资金总量为46091.6亿元,而青岛的资金总量则为26686.2亿元,天津比青岛足足多了将近2万亿元。
另外,天津收获的利好也是不断。
例如,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委联合印发的首个支持天津发展的综合性金融政策——《关于金融支持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去年获批的《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在国家层面的权威口径中,天津被明确为“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
这些对于天津在金融领域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当然,天津领先青岛的优势,反观亦是青岛未来发展的关键着力点。
接下来,如何扩充资金总量,发挥好金家岭金融区作为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国家战略优势,做好营商环境优化、加大与京津冀的联动,是青岛冲击“北方第二城”,需要重点做好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