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涌动,映辉青岛。2月6日,青岛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凤凰网青岛与您一同聆听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梳理过去一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共同开启2025年的美好新未来。
两会现场,青岛市政协委员,山东省台属联谊会副会长,青岛市台属联谊会会长薛月海带来关于青岛市用新发展理念破局成势,激发民营经济强大发展动能的建议的提案。
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民营经济的作用和贡献愈发显著。据统计,民营经济对国家GDP的贡献已超过60%,在创新科技、促进就业及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如此,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仍受不平等待遇、融资困难及市场准入限制等问题的困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性,并呼吁持续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激发其内在动力与活力。此外,当前民营经济不仅面临传统挑战,还需应对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与冲击。基于此,薛月海提出以下建议,旨在优化其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的创新和发展,从而提升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打造创新生态,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青岛应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这包括优化政策环境,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也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创新热情。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方面,尤其要注重推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政府应增强对民营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的研发支持,鼓励与科研机构的协同创新,提高科技成果的商业转化率。青岛市的传统产业基础雄厚,要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建议青岛市加大对民营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迅速融合发展。
二、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民营经济是推动青岛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建议青岛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应制定更为精准有效的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重罚市场中的不公正行为,确保市场的公正性与透明度,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具体来说,可以加大简政放权的力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同时,也要加强法治建设,维护市场秩序,为民营经济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地区战略项目建设的机制:出台具体措施,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服务,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上来。
三、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夯实发展基础
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议青岛市加强民营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为民营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支持,构建企业、职业学校和高等院校的合作平台,提升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青创业就业。同时,也要加强本地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当地人才素质,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四、加强金融支持,助力企业发展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液。建议青岛市加强金融支持力度,优化金融服务,加大对创新型和出口型民营企业的信用支持,试行政策性金融和商业金融相结合的新模式,建立完善的民营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多措并举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包括加大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同时,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满足民营经济多样化融资需求。
四、加强政策宣传与落实,提高政策执行力
政策宣传与落实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建议青岛市加强政策宣传与落实力度,确保各项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建立完善的政策执行机制,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相关部门要职责明晰,设定具体的执行时限和预期目标。同时,建立监督机制,定期评估政策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政策方向,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显著提升民营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民营企业竞争力明显提升,为我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并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