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涌动,映辉青岛。2月6日,青岛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凤凰网青岛与您一同聆听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梳理过去一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共同开启2025年的美好新未来。
两会现场,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市求实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林夕宝带来关于以人工智能促进青岛市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提案。
青岛作为全国20个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11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之一,在长江以北地区的物流格局中扮演着重要的枢纽角色。
近年来,青岛市通过构建现代化的物流运行体系,即 “通道+枢纽+网络”,进一步推动供应链畅通、产业链协调和价值链创新,以加强青岛作为物流中心城市的地位,提升青岛在全球供应链网络中的重要性。
《青岛市“十四五”物 流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青岛初步建成全国主要的国际物流中心,巩固枢纽地位,实现立体衔接、协同发展、产业融合,打造活力包容的营商环境,构建领先环保的物流体系,初步建成示范区和综合型物流枢纽城市,引领畅达物流网络,驱动海洋经济圈,构筑协同联动的物流枢纽,为黄河流域提供高效、智能、绿色的物流通道。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物流需求的增加,特别是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青岛市的物流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青岛市物流行业还存在智慧物流人才匮乏、设备起始投资高等问题。
基于此,林夕宝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智能设备开发和应用是智慧物流发展的基石。青岛市可以引进先进的物流设备,如智能化仓储系统、智能搬运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车配送等。这些设备可以提高物流效率,减少人工成本,并提供准确、可追溯的物流操作。
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是智慧物流发展的引擎。首先,它可以通过自动化处理和智能决策优化物流运作,从而降低人为错误和成本,提高整体效率和准确性。其次,人工智能还能应用于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优化、供需匹配和供应商选择等方面,以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另外,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发展也为智慧物流带来了更多创新的可能性。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实现对大规模图像和视频数据的自动分析和识别,为物流安全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是智慧物流发展的保障。专业人才引进与培养是智慧物 流发展的保障。智慧物流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系统,而专业人才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理解和应用新兴的物流技术。他们能够驾驭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有效管理物流过程,提高效率和准确性。智慧物流涉及到复杂的数据分析和决策制定。专业人才具备数据分析和解读的能力,能够将大数据转化为有用的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他们能够识别和解决物流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可靠性。智慧物流需要与各个环节的参与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专业人才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供应商、运输商和客户等各方进行合作,并推动各方的协同工作,提升整体物流运作的效果。
四,政策支持和创新激励是智慧物流发展的动力。政策支持为智慧物流提供了合理的制度框架和市场环境。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包括降低技术引进成本、提供税收优惠、推动标准化和规范化等,以促进智慧物流的发展和应用。创新激励措施可以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动力,推动智慧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例如,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智慧物流创新项目,提供研发补贴和奖励,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智慧物流领域进行技术突破和创新。政策支持和创新激励还可以促进智慧物流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和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