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人大代表张旭明:分类治理消防安全隐患,筑牢高层建筑“防火墙”
青岛
青岛 > 要闻 > 正文
站内

青岛市人大代表张旭明:分类治理消防安全隐患,筑牢高层建筑“防火墙”

青岛市人大代表张旭明:分类治理消防安全隐患,筑牢高层建筑“防火墙”

“新”潮涌动,映辉青岛。2月6日,青岛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凤凰网青岛与您一同聆听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梳理过去一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共同开启2025年的美好新未来。

两会现场,青岛市人大代表、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应急产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青岛市女企业家协会会长、青岛海丽雅集团董事长张旭明带来关于对青岛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分类治理的提案。

青岛市人大代表张旭明:分类治理消防安全隐患,筑牢高层建筑“防火墙”

目前,青岛市的高层建筑(含民用、商用等)越来越多,其中有20年以上楼龄的老旧高层建筑就有2000余座。这些老旧高层建筑普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是部分高层建筑消防设施年久失修,导致严重损坏。由于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加之投入资金不到位,致使消防设施成为摆舍,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严重。

二是高层建筑消防管理问题突出,治理难。由于许多高层建筑产权多元化,分散化现象普遍,产权方、使用方、物业方消防主体责任难以清晰和落实,导致消防设施基本瘫痪。

三是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一些高层建筑居民缺乏安全、约束意识,随意占用消防通道、消防车道,随意推放杂物现象普遍。火灾发生后难以第一时间逃生自救。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尤其是老旧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治理己迫在眉睫。

基于此,张旭明提出四点建议:

认真并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国家应急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令(第5号)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法规中,对高层建筑,特别是对民用高层建筑高度超过100米的应当实行更加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尽快按照主体责任,对全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逐一排查,逐一落实治理办法,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人民生命全和财产安全。

充分利用科技信息化及消防安全装置,确保应急在前,最大减少火灾损失。各区、市及相关主体单位,要从实际出发建设使用消防安全智慧化信用手段,让每一座高层建筑实施消防安全监测、监控,确保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对老旧高层楼宇,建议强制安装火灾逃生绳索及救生缓降器,配备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一但发生火灾,可将损失降低,特别是生命自救。

加强对高层建筑居民等进行法律及安全培训教育。以高层建筑主体为主,政府、单位及应急安全教育机构相结合,迅速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自救及防护培训”。达到“人人懂安全”、“个个会自救”的目的。

加大政府、企业及社会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治理的资金投入。一是建议市级、区市级财政,从房屋维修基金中,拿出一块资金专门用于老旧高层建筑消防治理,专款专用,并实施严格的审计监督。二是高层建筑主体、物业公司要从自有收入资金中,每年投入一定数量资金用于消防安全治理,投入资金免征税金。三是有条件的区市及建设单位,采购一定数量的高层建筑消防逃生装置等,为居民安装和使用培训。四是建议,市有关部门制定法规,规范新建高层建筑,必须配备消防安全逃生器械。

推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