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潮涌动,映辉青岛。2月6日,青岛正式进入“两会时间”,凤凰网青岛与您一同聆听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梳理过去一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共同开启2025年的美好新未来。
两会现场,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普罗百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谭竹辉带来了关于强化政策引导与战略规划,加速青岛市人工智能普及与人才培育的建议。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交融,人工智能已崛起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国内一线城市更是纷纷将其列为重点攻坚领域全力推进。青岛市凭借沿海重要开放强市的优势,在人工智能领域积极探索,于人才引进和科技建设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从全国范围来看,部分人工智能应用成效显著的城市在多个方面展现出了突出优势。在大学生就业方面,这些城市通过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催生了众多新兴岗位,如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数据标注员、智能机器人运维师等。以某市为例,其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相关企业入驻,每年为当地大学生提供了数千个就业机会,就业岗位与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匹配度较高,且薪资待遇普遍优于传统行业,有效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同时也吸引了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优秀人才汇聚。在企业层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显著的减本增效效果。许多企业利用人工智能优化生产流程,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和智能化管理。市政部门在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后,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大大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市民满意度。然而,青岛市在人工智能基层应用环节仍存在脱节现象。尽管部分企业和市政部门已开始尝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但整体普及程度不高,众多行业群体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仍停留在听闻阶段,实际运用较少。这导致人工智能的潜在价值未能充分挖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青岛市人工智能战略的全面深入推进,影响了整体效益的实现。为推动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就业、企业发展和市政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青岛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举措与战略布局
强化政策引导与战略规划。建议人保局主导增设面向全行业的 “AI+X”专业技能证书项目。联合各行业协会依据不同行业特性制定证书考核标准与技能要求细则,确保证书的专业性与实用性。与鉴定机构合作搭建规范的考核鉴定平台,对考生进行严格公正的技能鉴定。企业认可并给予持有者相应薪资待遇提升及专项补贴,激发从业者积极考取证书提升自身竞争力,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全行业的普及应用奠定人才基础;建议教育局出台激励政策促进学生考取与应用,对于持有专业技能证书的学生,建立加学分制度,并在校招时使其具有优先录用资格;对于聘用人工智能证书的员工,企业可依据员工所持证书的级别和数量获得相应的税收抵扣。例如,每聘用一名高级人工智能证书持有者,企业每年可在增值税或企业所得税方面获得一定金额的税收抵扣额度;对于拥有多名不同级别人工智能证书员工的企业,可按照一定的加权计算方式确定总的税收抵扣额度,以此鼓励企业积极吸纳专业人才,提升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能力。
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与人才培养。建议组织部联合团市委及教育局教育局加大对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课题与研究基金,鼓励教育工作者与技术专家合作,探索人工智能在个性化教学、智能课程设计、虚拟教育场景构建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模式;建议组织部、团市委及教育局教育局联合高校组织教师考取“AI 学术高级培训师”资质。取得资质的教师可参与本校及跨校交流活动,分享教学经验与成果,带动区域内教师群体共同提升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与教育创新成果共享;建议组织部、团市委及教育局教育局联合高校组织学生认证“AI+X”岗位技能证书,高校根据行业需求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优化课程设置,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促进教育与就业的有效衔接。
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议人保局联合工信部,给予企业补贴支持,包括培训费用补贴、职工薪酬补贴等,鼓励企业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加强公职人员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公职人员作为社会治理体系的关键构成要素,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熟练掌握与有效应用,将为全社会范围内的人工智能普及发挥强有力的引领示范功效。特此建议由组织部与人社局共同协作制定公职人员人工智能技术培训计划。公职人员在接受系统全面的培训后,将有能力深入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精准剖析各类应用案例,透彻理解相关政策法规。在日常办公场景中,能够借助人工智能工具高效处理诸如文件起草、数据分析、政策解读等常规事务,从而有力推动办公效率的大幅提升,有效缓解当前公务员人力紧张的局面。
预期社会辅助作用
经济发展方面:
推动产业升级转型:人工智能技术在青岛市制造业、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关键产业领域的深度渗透,将促使传统产业加速智能化变革。例如在制造业中,借助 AIGC 实现生产流程的智能优化与精准控制,通过智能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广泛应用,可使生产效率提升 30% - 50%,显著降低人力成本与资源损耗;催生新兴产业与经济增长点:随着 AIGC 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创新发展,青岛市将培育出一批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兴产业业态。预计未来三年内,青岛市人工智能相关新兴产业规模将实现翻倍增长,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3 - 8 万个,对 GDP 的贡献率将逐年提升 5% - 8%。
社会服务方面:
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在政务服务领域,AIGC技术的应用将使公职人员能够更高效地处理政务事务,为市民提供更精准、便捷、个性化的公共服务;促进就业与人才培养:通过加强人工智能普及与培育,将培养出一批适应新时代数字化经济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青岛市整体劳动力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城市创新与竞争力方面。增强城市创新活力: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新兴前沿技术,其在青岛市的广泛应用与创新发展将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汇聚,如高端人才、创新企业、科研机构等;提升城市竞争力: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率先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突破的城市将在区域与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青岛市通过以人工智能引领生产力发展,将在经济、科技、社会服务等方面全面提升城市竞争力,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城市与数字经济强市,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才与资源,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技术为青岛市生产力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与挑战。通过政府各部门的协同合作与积极推动,以及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有望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青岛市的深度应用与创新发展,为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助力青岛市在新时代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与跨越。